[发明专利]一种低温烧结低损耗陶瓷电容器介质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23600.6 | 申请日: | 2016-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71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李玲霞;张帅;吕笑松;孙正;张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453 | 分类号: | C04B35/453;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张宏祥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温 烧结 损耗 陶瓷 电容器 介质 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以成分为特征的陶瓷组合物,特别涉及一种低温烧结低损耗陶瓷电容器 介质材料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十年来,随着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发展以及高纯超粉体 技术、厚膜与薄膜技术的逐渐完善,电子材料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主要体现在,小型化与微型 化、高频化与频率系列化、集成化与模块化和无铅化与环境协调性。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 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研发新型环境友好的压电陶瓷已成为各个国家致力研究的热 点之一。
Bi2O3-ZnO-Nb2O5(BZN)系介质材料以Bi2O3、ZnO、Nb2O5为主要原材料,其晶体结构和 相组成相对简单,该体系具有烧结温度低(<1000℃)、介电常数温度系数可调、介电常数高 (80-210)、介电损耗小、频率特性好、绝缘电阻高、介电常数温度系数调整范围宽等优点, 并且不与Ag内电极浆料起反应,可采用低钯含量的银钯浆料作为内电极,可应用于低温共 烧陶瓷(LTCC)的制备,并大大降低多层器件的成本。
随组分变化,BZN体系陶瓷存在两个具有不同介电性能的主要结构:Bi1.5ZnNb1.5O7(α-BZN)立方焦绿石(εr≈150,tanδ≤4×10-4,TCC≈-400×10-6/℃)和Bi2Zn2/3Nb4/3O7(β-BZN)单斜钛 锆钍结构(εr≈80,tanδ≤2×10-4,TCC≈170×10-6/℃)。两相具有符号相反的电容量温度系数。然而, 为满足实际应用,调解体系的温度系数,进一步提高体系的介电常数,成为研究者努力的方 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满足实际应用,提供一种温度系数可调,进一步提高体系的介电常 数,低温烧结低损耗陶瓷电容器介质材料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低温烧结低损耗陶瓷电容器介质材料,其化学式为(Bi1.5Zn0.15Ca0.35)(Zn0.5Nb1.45Sn0.05)O7。
低温烧结温度稳定型陶瓷电容器介质材料的制备方法,具有如下步骤:
(1)将原料Bi2O3、Nb2O5、CaCO3、ZnO、SnO2按(Bi1.5Zn0.15Ca0.35)(Zn0.5Nb1.45Sn0.05)O7化 学式称量配料;
(2)将步骤(1)配制的粉料放入球磨罐中,加入氧化锆球和去离子水,球磨4小时;将 球磨后的原料置于红外干燥箱中烘干,烘干后过40目筛,获得颗粒均匀的粉料;
(3)将步骤(2)处理后的粉料于750℃下煅烧4小时,合成主晶相;
(4)在步骤(3)合成主晶相的粉料中外加质量百分比为0.75%的聚乙烯醇,放入球磨罐 中,加入氧化锆球和去离子水,球磨12小时,烘干后过80目筛,再用粉末压片机以4MPa 的压力压成坯体;
(5)将步骤(4)成型后的坯体于925~1000℃烧结,制成低温烧结温度稳定型陶瓷电容器 介质材料;
(6)测试制品的高频介电性能。
所述步骤(2)和步骤(4)选取的烘干温度为100℃。
所述步骤(2)和步骤(4)的陶瓷粉体与氧化锆球、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1∶2。
所述步骤(4)的坯体为Φ10mm×1mm的圆片。
所述步骤(5)的烧结温度为950℃,保温4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36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