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富硒微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30720.9 | 申请日: | 2016-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42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8 |
发明(设计)人: | 陈代杰;邵雷;谭俊;张骏粱;李忠磊;宗方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德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2N1/38 | 分类号: | C12N1/38;C12N1/20;C12R1/01 |
代理公司: | 上海一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6 | 代理人: | 陈详;刘妍珺 |
地址: | 215533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生物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制备富硒微生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i)提供含有硒的培养基,并且在所述培养基中培养微生物;和
(ii)分离步骤(i)中培养的微生物,从而制得所述富硒微生物;
其中,所述培养基中的最终硒浓度C≥50μg/ml,并且C≤800μg/ml;
所述步骤(I)中,包括步骤:
(I0)在不含硒的培养基中,培养微生物,所得培养物的体积为V;
(I1)第1次补料
向步骤(I0)的培养物中,连续添加新鲜的第一含硒培养基,其中所述第一含硒培养基中硒浓度为C1,添加速度为每8h~48h添加0.1V~1V,在维持培养液总体积约不变的情况下,移除部分培养液,从而使培养液中硒浓度达到(1±20%)C1;其中,C1为10~50μg/ml;
(I2)第2次补料
向第1次补料后获得的培养物中,连续添加新鲜的第二含硒培养基,其中所述第二含硒培养基中硒浓度为C2,添加速度为每8h~48h添加0.1V~1V,在维持培养液总体积约不变的情况下,移除部分培养液,从而使培养液中硒浓度达到(1±20%)C2;
……
(In)第n次补料
向第n-1次补料后获得的培养物中,连续添加新鲜的第N含硒培养基,其中所述第N含硒培养基中硒浓度为Cn,添加速度为每8h~48h添加0.1V~1V,在维持培养液总体积约不变的情况下,移除部分培养液,从而使培养液中硒浓度达到Cn, Cn=C;
其中,C1<C2<……<Cn,n为7~20的正整数;
所述步骤(I)中培养的微生物为保藏号为CICC 6187的长双歧杆菌(
所述富硒微生物每克干菌体中的硒含量≥20mg。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硒的培养基中,初始添加的含硒成分为H2SeO3、和/或Na2SeO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一次补料中所用的含硒培养基中硒浓度与下一次补料中所用的含硒培养基中硒浓度的比值为1:1.2~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下一次补料中所用的含硒培养基中硒浓度比上一次补料中所用的含硒培养基中硒浓度高20~200μg/ml。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C1为15~50μg/ml。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在每次补料过程中,或两次补料之间,稳定培养1h~24h,在此过程中既不补充培养液也不移除培养液。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3):对步骤(2)中获得所述富硒微生物进行干燥处理,获得富硒微生物的干菌体。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为厌氧培养。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富硒微生物每克干菌体中的硒含量≥30mg。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富硒微生物每克干菌体中的硒含量≥50mg。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富硒微生物对氧的耐受能力是在不含硒培养基中,以相同条件培养的同种野生类型微生物对氧的耐受能力的至少10倍。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富硒微生物对氧的耐受能力是同种野生类型微生物对氧的耐受能力的至少20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德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未经江苏德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3072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