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气混凝土制品分拣用举升小车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35127.3 | 申请日: | 2016-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980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张亚楠;孔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中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C5/36 | 分类号: | B07C5/36;B65G65/00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周会芝 |
地址: | 4710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制品 分拣 用举升 小车 | ||
一种加气混凝土制品分拣用举升小车,包括小车架,小车架能在小车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做直线运动,在小车架的上端设有举升装置,举升装置的举升方向为斜向上方。可以在配模生产时将其中一种加气混凝土制品进行侧向举升进而与其余的加气混凝土制品进行分离,避免了人工分拣或者使用夹手直接分拣过程中所造成的制品破损,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破损率;为后期的自动分拣运输提供了基础,是实现配模生产过程中自动分拣卸载的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气混凝土制品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加气混凝土板材和加气混凝土砌块配模生产时对其进行分拣卸载的举升小车。
背景技术
目前的加气混凝土制品生产工艺通常是是将搅拌好的混凝土浆液浇注到模具中,然后经过预养、坯体切割、蒸养后得到所需要的加气混凝土成品。
为了降低浇筑模具的制造成本,同时也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在加气混凝土制品的生产工艺中,通常会采用一套尺寸较大的浇筑模具作为多种具有某一方向相同规格的加气混凝土制品的共同模具。以长为6米左右的模具为例,当需要生产的加气混凝土板材的长度不是6米时或者不是6的约数的长度时,会有部分坯体需要切割成小规格的砌块,这样在生产的过程中就出现了板材和砌块配模生产的问题。由于配模生产的砌块与板材经过蒸养工序从蒸养釜出去后需要分别堆放、包装和运输,所以就必须对配模生产的板材和砌块进行分拣。
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人工的方法将砌块和板材分拣开来单独堆放,但是由于从蒸养釜出来的砌块和板材温度很高,而单个砌块和板材的重量又较重,因此工人的工作量大且工人的劳动强度较高,产品的破损率也相应上升。另外当产品出厂包装时还需要进行二次的转运,不仅生产效率低下,而且加大了产品的破损率,造成生产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加气混凝土制品分拣用举升小车。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加气混凝土制品分拣用举升小车,包括小车架,小车架能在小车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做直线运动,在小车架的上端设有举升装置,举升装置的举升方向为在与小车架运动方向相垂直的平面内向上倾斜。
进一步地,所述的举升装置包括举升叉、与举升叉连接的举升连杆机构以及为举升连杆机构提供动力的举升驱动装置,举升连杆机构包括两根上部连杆、两根下部连杆以及一根中间连杆,两根上部连杆的一端分别与举升叉相铰接,另一端分别与中间连杆的两端对应铰接,两根下部连杆的一端分别与小车架1相铰接,另一端分别与中间连杆的两端对应相铰接,位于中间连杆同一端的上部连杆和下部连杆通过同一根铰接轴与中间连杆相铰接;两根上部连杆、举升叉以及中间连杆组成第一平行四连杆机构,两根下部连杆、小车架以及中间连杆组成与第一平行四连杆机构共用中间连杆的第二平行四连杆机构,举升驱动装置通过驱动中间连杆最终驱动举升叉;在小车架上端设有两根立柱,两根立柱上分别设有一根导轨,两根导轨相互平行且在与小车架运动方向相垂直的平面内倾斜向上设置,举升叉包括两个举升叉臂、分别支撑两个举升叉臂的两个支撑立臂以及连接两个支撑立臂的连接臂,连接臂的两端分别设有与相应导轨配合移动的滑块Ⅰ,举升叉在导轨滑块Ⅰ的导向下沿着预定的方向进行举升和下降,举升叉臂的上端面为举升支撑面。
进一步地,所述的举升驱动装置为油缸、气缸或电动推杆中的任一种。
进一步地,在小车架的四个角部分别设有一个行走轮或一个滑块Ⅱ。
进一步地,所述的小车驱动装置包括安装在小车架上的驱动电机,安装在驱动电机输出轴上的驱动齿轮,以及与驱动齿轮相啮合的齿条,齿条水平安装在其他构件Ⅰ上,所述小车架能够相对所述的其他构件Ⅰ进行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的小车驱动装置为行走油缸,行走油缸的一端与小车架相铰接,另一端与举升小车以外的其他构件Ⅱ相铰接。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中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洛阳中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351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