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甘蔗渣生产可降解保鲜膜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38073.6 | 申请日: | 2016-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472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朱彩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彩玲 |
主分类号: | C08L97/02 | 分类号: | C08L97/02;C08L91/06;C08L5/04;C08L1/28;C08K5/053;C08J7/04;C08J5/18;C12P19/14;A01N65/40;A01P1/00;B65D65/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51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甘蔗渣 生产 降解 保鲜膜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降解保鲜膜的生产方法,具体为一种利用甘蔗渣生产可降解保鲜膜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南方各省生产甘蔗,制糖工业发达,制糖会产生大量的甘蔗渣,据统计,每年仅广西就有接近700万吨的甘蔗渣,这些甘蔗渣除少部分用于造纸之外,大部分都被燃烧或者废弃,造成资源的浪费。甘蔗渣的多途径利用是一项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目前我国在广泛使用的保鲜膜是PVC膜,PVC保鲜膜具有强度高、透明度高等优点,但是其最大的缺点就是PVC不容易降解,大量使用的保鲜膜会造成环境污染。另外就是PVC保鲜膜单纯通过隔绝空气来实现保鲜和防腐烂,保鲜效果单一,保鲜时间稍长仍会发生腐烂变质。
现有技术中有记载采用甘蔗渣生产可降解农用地膜的记载,但是在该工艺中,大量使用了的二硫化碳,而二硫化碳是一种有毒物质,并且极易燃烧爆炸,生产中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不是一种理想的方法。并且该方法生成的地膜透明度较差,厚度较厚,生成的薄膜不适合用于保鲜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保鲜膜的生产方法,该方法通过利用甘蔗渣,生成的保鲜膜具有可降解性,并且具有强度高、透明度高,同时兼具有抑菌作用等优点。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甘蔗渣生产可降解保鲜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甘蔗渣按1:20的重量比与水混合,加入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12;
2)加热至80℃,保温8小时;
3)冷却至40℃;
4)加入盐酸,调节PH至6;
5)加入占整个甘蔗渣重量0.6-0.8%的纤维素酶酶解3-5小时;
6)将酶解后的混合物中的固型物捞起,用清水清洗;
7)将清洗过的固形物在50℃的温度下干燥至含水率低于5%;
8)将干燥过的固形物进行超微粉碎,过100目晒,得到甘蔗纤维粉;
9)按1:20的重量比将甘蔗纤维粉与水混合;
10)在45℃,80Mpa的条件下对步骤9得到的混合物进行匀质,得到均匀的纤维混合液;
11)将纤维混合液加热至100℃;
12)依次加入占纤维粉重量1.5%的蜂蜡、占纤维混合液重量0.25%的海藻酸钠和占纤维混合液1.2%的羧甲基纤维素,搅拌均匀;
13)冷却至35℃后,加入占纤维混合液重量3%的甘油和占纤维混合液重量10%的75°酒精溶液,搅拌均匀,得到膜液;
14)将配置好的上述膜液真空除泡30-40分钟;
15)在玻璃板上涂布均匀的膜液;
16)在50℃的温度下进行干燥,接膜。
17)在生成的膜上涂布抑菌液,形成抑菌层;
18)干燥后得到成品保鲜膜。
所述抑菌层采用如下方法制作:
1)将山药晒干至含水率低于15%,粉碎后过60目晒,
2)以1:60的重量比例在粉碎后的山药中加入清水搅拌混合,静置6h后取走澄清液;
3)将步骤(2)得到的澄清液放入离心泵离心,取上清液;
4)将步骤(3)中的上清液真空浓缩至原体积的1/3;
5)将浓缩后的上清液放入90℃的水浴中熬煮30-50分钟,直至上清液变为粘稠液,该粘稠液即为抑菌液。
步骤1-2是对甘蔗渣进行碱煮,是甘蔗渣中剩余的糖分降解,并且破坏纤维细胞的外壁。
采用纤维素酶酶解的作用是分解纤维素,软化纤维。
加入蜂蜡、海藻酸钠和羧甲基纤维素的作用是增加成膜性,如果不加这些物质,单纯的纤维是无法成膜的。通过添加这些物质,使纤维具有成膜性,并且这些物质与纤维结合后,生成的膜具有较高的强度。
并且这三种物质的量也对最终的成膜性和强度有着直接影响,通过大量的试验,确定这种三物质在上述的比例下,成膜性和强度具有最佳效果。减少某种物质会造成成膜性下降,增加某种物质会使强度下降,只有在本发明所述的比例下成膜性和强度达到最佳。
采用甘油和酒精的作用是增加膜的透明性,现有技术的PVC保鲜膜具有较佳的透明度,而本产品如果不加入甘油和酒精,则生产出来的膜透明度较差,发黄,根本不适合作为保鲜膜使用。而申请人通过研究发现,在成膜液中加入甘油和酒精能够大幅度的提高膜的透明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彩玲,未经朱彩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380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槐米天然染料的提取方法及应用
- 下一篇:隔音墙纸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