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产谷氨酸的温敏型重组谷氨酸棒状杆菌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139302.6 申请日: 2016-03-11
公开(公告)号: CN105602881B 公开(公告)日: 2019-06-25
发明(设计)人: 谢希贤;陈宁;石拓;马跃超;徐庆阳;张成林;李燕军 申请(专利权)人: 天津科技大学
主分类号: C12N1/21 分类号: C12N1/21;C12P13/14;C12R1/15
代理公司: 北京瑞盛铭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7 代理人: 郭晓迪
地址: 300457 天津市滨*** 国省代码: 天津;1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谷氨酸 温敏型 重组 杆菌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发明提供一种产谷氨酸的温敏型重组谷氨酸棒状杆菌,是通过改造野生型谷氨酸棒杆菌(C.glutamicum ATCC 13032),敲除其基因组中肽聚糖合成途径中的两个关键基因UDP‑N‑烯醇式乙酰葡萄糖胺转移酶基因(murA)和UDP‑N‑乙酰胞壁酸脱氢酶基因(murB),获得温敏型重组菌,重组菌的谷氨酸产量得到明显提升,在发酵温度提高至38.5℃情况下谷氨酸产量为4‑7g/L。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及发酵工程领域,特别涉及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 ATCC 13032进行分子改造,获得产谷氨酸的温敏型重组菌。

背景技术

谷氨酸是生物机体内氮代谢的基本氨基酸之一,在代谢上具有重要意义。在食品、医药与工业方面有广泛的用途。为了提高谷氨酸产率,谷氨酸生产菌的研究工作中最为突出的是高产谷氨酸菌的选育工作。从自然界分离得到的谷氨酸生产菌野生株,在生产性能方面往往不能满足发酵生产发展的要求。谷氨酸生产菌株具有较大的自然变异能力,通常负变异频率高于正变异频率,结果造成菌种的衰老和菌株活力减退,导致国内谷氨酸生产行业普遍存在着产酸率水平低、糖酸转化率低、成本高、能耗高等瓶颈问题,因此优良生产菌种的选育,一直是谷氨酸发酵工业上的主要研究课题之一。

目前在我国谷氨酸工业生产中,大部分企业使用的菌株为谷氨酸温度敏感突变株,该菌株具有温度敏感的特性,在菌体进入指数生长期时提高培养温度,强制细胞由正常细胞转型为细胞壁合成缺陷的细胞,促进谷氨酸的分泌,从而达到大量合成并积累谷氨酸的目的。该工艺的特点是:(Ⅰ)具有耐生物素、温度敏感的特点,要在较高的温度下才能正常发酵产酸(一般为37℃-40℃)。(Ⅱ)温度转换是影响产酸的关键,温度对谷氨酸发酵具有生产性的影响表明,温度转换后,必须进行适度剩余生长,完成从谷氨酸非积累型细胞向积累型细胞的转变,以保证在富含生物素的培养基中高产谷氨酸。(Ⅲ)生产原料易得,不仅可以利用生物素含量高的原料如糖蜜、薯干等直接进行发酵生产,而且可以利用淀粉质原料。(Ⅳ)发酵工艺趋于简单发酵过程容易控制、谷氨酸产量高、发酵周期短、产酸稳定以及节约能耗,降低成本等。

早在20世纪70年代,日本就有温度敏感型谷氨酸菌的研究报道。国内最早的报道是1985年上海市工业微生物所的孙智凤等对温度敏感型变异株D0菌的选育及其作用的报道,他们以该菌为出发菌株,经DES和NTG连续诱变处理,选育得到一株优良的温度敏感型NI菌,此菌的生物素适应范围更广(25μg/l-200μg/l),同时要在较高温度(37℃-40℃)下才能正常发酵产酸。将NI菌用于大米水解糖在6.5m3发酵罐上生产谷氨酸,平均产酸率达5.89%,平均糖酸转化率为47.25%,平均发酵周期为26.5h。2002年陈宁等报道称定向选育出了具有寡霉素抗性、谷氨酸氧肟盐抗性的温度敏感性突变株TMGO106,然后,以该突变株和产酸率高的天津短杆菌TG961为亲株,通过原生质体融合技术,成功地选育出了产酸率高的融合子CN1021,在6m3发酵罐上其谷氨酸产量达14.6%,糖酸转化率达62.8%,并且该菌株系温度敏感型菌株,可用于谷氨酸强制发酵。

由此可见,对于温度敏感型谷氨酸菌株的选育,我国还处于由传统的选育技术(主要是将野生株谷氨酸生产菌进行有目的的定向改造,或采用紫外线等物理诱变因子或亚硝基胍等化学诱变因子进行常规的诱变育种)向DNA重组技术的转变过程,采用基因工程技术进行温敏型谷氨酸菌株的改造还有待进一步与深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产谷氨酸的温敏型重组谷氨酸棒状杆菌,是通过改造野生型谷氨酸棒杆菌(C.glutamicum ATCC 13032),敲除其基因组中肽聚糖合成途径中的两个关键基因UDP-N-烯醇式乙酰葡萄糖胺转移酶基因(murA)和UDP-N-乙酰胞壁酸脱氢酶基因(murB),获得温敏型重组菌,重组菌的谷氨酸产量得到明显提升。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重组谷氨酸棒状杆菌发酵生产谷氨酸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科技大学,未经天津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393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