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底架组对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40324.4 | 申请日: | 2016-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1898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孟令涛;刘禄;王晓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5 | 代理人: | 陶敏,黄健 |
地址: | 161002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架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底架组对夹具。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铁路建设快速发展,铁路车辆为适应重载、高速需求不断研发新车辆,车辆更新换代逐年在加快。棚车和敞车是铁路运输中最通用的货车种类,它承担着我国80%的铁路货物运输,这两种车辆的重要性决定了它不断升级换代的要求。
目前主要采用底架组对工装对底架进行焊接装配工作,现有的底架组对工装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纵梁,在两个纵梁之间通过夹持装置滑动设置有定位系统,用于对侧梁、横梁和端梁等进行定位,定位系统所滑动的位置则是根据一种车型底架的结构设置的。
然而,为了适应棚车和敞车等不同车辆的底架装配工作,定位系统需要频繁地相对纵梁进行滑动,使得纵梁因长期的摩擦而出现损坏,进而降低了纵梁的使用强度,并且会降低定位系统的定位精确性,影响装配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底架组对夹具,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为了适应棚车和敞车等不同车辆的底架装配工作,定位系统需要频繁地相对纵梁进行滑动,使得纵梁因长期的摩擦而出现损坏,进而降低了纵梁的使用强度,并且会降低定位系统的定位精确性,影响装配效果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提供一种底架组对夹具,包括:
基架,用于装配棚车底架,所述基架包括用于装配敞车底架的第一基架和与所述第一基架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基架;所述第一基架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基架的长度,所述第一基架和第二基架均包括两个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工字梁,所述两个工字梁之间均匀设置有若干连接板;
所述基架上固定设置有:
端梁组对组成,所述端梁组对组成的个数为两个,对称设置于所述基架的两端,用于将待装配的端梁定位在所述基架上;
中梁定位组成,所述中梁定位组成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架上远离所述第二基架的一侧,用于将待装配的中梁定位在所述基架上;
枕梁组对组成,所述枕梁组对组成的个数为两个,对称设置于两个所述端梁组对组成之间,用于将待装配的枕梁定位在所述基架上;
横梁组对组成,所述横梁组对组成的个数为多个,多个所述横梁组对组成均匀设置于所述基架上、且位于两个枕梁组对组成之间,用于将待装配的多个横梁定位在所述基架上。
如上所述的底架组对夹具,所述基架上还固定设置有:
侧梁对中及挠度控制组成,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架上靠近所述第二基架的一侧,用于对待装配的侧梁进行对中定位与挠度控制;
中梁夹紧组成,所述中梁夹紧组成的个数为多个,多个所述中梁夹紧组成均匀设置于所述基架上,用于将待装配的中梁夹紧在所述基架上;
托举组成,所述托举组成的个数为多个,多个所述托举组成均匀设置于所述基架上,用于对装配完毕的底架举起。
如上所述的底架组对夹具,所述端梁组对组成、中梁定位组成、枕梁组对组成、横梁组对组成、侧梁对中及挠度控制组成、中梁夹紧组成以及托举组成均安装有用于防止在工作时产生串动的止动器。
如上所述的底架组对夹具,所述端梁组对组成包括端横梁,所述端横梁的两侧底端对称连接有与所述端横梁平行的第一气缸,每个第一气缸的端部均通过第一滑动轨道连接有与所述端横梁相垂直的第一调节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滑动轨道与所述端横梁相平行,以实现在所述第一气缸的驱动下使得所述第一调节装置沿所述第一滑动轨道朝向所述端横梁的中部做移动夹紧操作;所述端横梁上还均匀连接有多个与所述端横梁和所述第一调节装置均垂直的第二气缸,每个第二气缸的端部均通过第二滑动轨道连接有与所述第一调节装置相平行的第一夹紧装置,以实现在所述第二气缸的驱动下使得所述第一夹紧装置沿靠近所述端横梁的方向做移动夹紧操作。
如上所述的底架组对夹具,所述第一夹紧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端横梁两 端的端部定位夹紧装置和位于所述两个端部定位夹紧装置之间的钩门及端梁夹紧装置,其中,所述端部定位夹紧装置和所述钩门及端梁夹紧装置均与待装配的端梁相抵顶,并且,所述钩门及端梁夹紧装置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对待装配端梁的端部进行限位的限位钩。
如上所述的底架组对夹具,所述中梁定位组成包括用于插入待装配中梁内筒中的主定位装置和副定位装置,所述中梁内筒中还装配有用于与所述主定位装置相配合的前冲板和后冲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403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床软卡爪焊接用固定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电子组装用增强型焊柱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