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轴输入、四轴输出减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41092.4 | 申请日: | 2016-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60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剑锋;赵宏伟;于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H37/06 | 分类号: | F16H3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3 | 代理人: | 刘萍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入 输出 减速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单轴输入、四轴输出减速器,属于机械传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中的减速装置多为单输入、单输出的结构型式,但是随着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对减速装置需求增加的同时对减速装置的功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设计一种结构紧凑、体积小、承载能力强、减速比范围广、传动精度高、能自锁的多轴输出减速装置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专利实现了一根输入轴匀速输入,四根输出轴同时减速输出。
本发明专利所述的一种单轴输入、四轴输出减速器,该减速器包括输入轴、多功能盘,左侧内、外层钢球,右侧内、外层钢球,左、右活齿架,左侧内、外层输出盘,右侧内、外层输出盘,左侧内、外层输出轴,右侧内、外层输出轴,机架。输入轴与多功能盘通过齿廓啮合传递运动;机架由左、右机架构成,左、右活齿架分别固连在左、右机架上;左侧内、外层钢球分别均布在左活齿架上沿周向分布的内、外层径向槽内,同时左侧内层钢球时刻处于多功能盘左端面内层齿廓槽与左侧内层输出盘齿廓槽的交错区域,左侧外层钢球时刻处于多功能盘左端面外层齿廓槽与左侧外层输出盘齿廓槽的交错区域;同理,右侧内、外层钢球分别均布在右活齿架上沿周向分布的内、外层径向槽内,同时右侧内层钢球时刻处于多功能盘右端面内层齿廓槽与右侧内层输出盘齿廓槽的交错区域,右侧外层钢球时刻处于多功能盘右端面外层齿廓槽与右侧外层输出盘齿廓槽的交错区域;左侧内、外层输出盘分别与左侧内、外层输出轴固联,右侧内、外层输出盘分别与右侧内、外层输出轴固联。输入轴驱动多功能盘匀速转动,进而多功能盘左端面内、外层齿廓槽分别推动左侧内、外层钢球沿左活齿架径向槽作径向运动,左侧内、外层输出盘则分别在左侧内、外层钢球的推动作用下作减速输出;同理,多功能盘右端面内、外层齿廓槽分别推动右侧内、外层钢球沿右活齿架径向槽作径向运动,右侧内、外层输出盘则分别在右侧内、外层钢球的推动作用下作减速输出。
该减速器的机架通过螺钉连接着左、右大端盖、输入轴左端盖及输入轴右端盖,左侧外层端盖、右侧外层端盖分别通过螺钉连接在左大端盖、右大端盖上,左侧内层端盖、右侧内层端盖分别通过螺钉连接在左侧外层输出轴、右侧外层输出轴上,进而实现了整机的密封。
该减速器具备自锁功能。
该减速器由蜗杆传动和活齿传动串联而成,能实现大传动比减速输出。
该减速器的多功能盘的端面齿廓槽是光滑的且关于几何中心对称的,其理论齿形为标准的椭圆。
该减速器的四根输出轴的旋转方向一致或不一致。
该减速器的四根输出轴的速比相同或不同。
该减速器的四根输出轴的旋转方向与速比依据实际需求来选取。
该减速器的四根输出轴的旋转运动的启停具备同步性。
附图说明
图1 一种单轴输入、四轴输出减速器;
图2-1 多功能盘右侧内、外层传动机构的传动比i=6的情况下,多功能盘、右活齿架、右侧内层钢球、右侧外层钢球、右侧内层输出盘、右侧外层输出盘之间的初始啮合关系图(实施方式1);
图2-2 多功能盘右侧内、外层传动机构的传动比i=6,多功能盘逆时针转过45o的情况下,多功能盘、右活齿架、右侧内层钢球、右侧外层钢球、右侧内层输出盘、右侧外层输出盘之间的啮合关系图;
图2-3 多功能盘右侧内、外层传动机构的传动比i=6的情况下,多功能盘右端面的主视图;
图2-4 多功能盘右侧内、外层传动机构的传动比i=6的情况下,右活齿架的主视图;
图2-5 多功能盘右侧内、外层传动机构的传动比i=6的情况下,右侧内层输出盘的主视图;
图2-6 多功能盘右侧内、外层传动机构的传动比i=6的情况下,右侧外层输出盘的主视图;
图3-1 多功能盘右侧内、外层传动机构的传动比分别为i=6、i=8的情况下,多功能盘、右活齿架、右侧内层钢球、右侧外层钢球、右侧内层输出盘、右侧外层输出盘之间的初始啮合关系图(实施方式2);
图3-2 多功能盘右侧内、外层传动机构的传动比分别为i=6、i=8的情况下,多功能盘右端面的主视图;
图3-3 多功能盘右侧内、外层传动机构的传动比分别为i=6、i=8的情况下,右活齿架的主视图;
图3-4 多功能盘右侧内、外层传动机构的传动比分别为i=6、i=8的情况下,右侧内层输出盘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410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