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粉碎压缩除水一体化装置及其工作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142720.0 申请日: 2016-03-14
公开(公告)号: CN105728100B 公开(公告)日: 2018-01-09
发明(设计)人: 梁峙;梁骁 申请(专利权)人: 徐州工程学院
主分类号: B02C4/08 分类号: B02C4/08;B02C4/28;B02C4/30;B02C23/02;B02C23/16;F26B5/14
代理公司: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代理人: 王新生
地址: 221018 江苏省徐州市***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粉碎 压缩 一体化 装置 及其 工作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粉碎压缩除水一体化装置,包括:进料仓(1),粉碎仓(2),粉碎装置(3),筛料仓(4),压缩除水仓(5),自动吸料装置(6),排水管(7),支架(8),控制系统(9);其特征在于,位于支架(8)上方的进料仓(1),位于支架(8)一侧的控制系统(9),位于进料仓(1)侧壁的自动吸料装置(6),位于进料仓(1)下方的粉碎仓(2),位于粉碎仓(2)一侧的粉碎装置(3),位于粉碎仓(2)下方的筛料仓(4),位于筛料仓(4)下方的压缩除水仓(5),位于压缩除水仓(5)侧壁的排水管(7);所述进料仓(1)与粉碎仓(2)、筛料仓(4)及压缩除水仓(5)相互贯通;

所述进料仓(1)包括:矩形口(1-1),斗型口(1-2),物料下落感应器(1-3);所述矩形口(1-1)一端为开口结构,另一端设有斗型口(1-2),矩形口(1-1)与斗型口(1-2)相互贯通;所述斗型口(1-2)为倾斜结构,其斜面与水平面夹角示为α,所述α范围值为30°~60°;所述物料下落感应器(1-3)位于斗型口(1-2)内侧下部,物料下落感应器(1-3)与控制系统(9)导线连接;

所述粉碎装置(3)包括:粉碎电机(3-1),主动轴(3-2),主动齿轮(3-3),主动粉碎轮(3-4),从动轴(3-5),从动齿轮(3-6),从动粉碎轮(3-7);所述主动轴(3-2)固定在粉碎电机(3-1)输出端,所述主动齿轮(3-3)固定在主动轴(3-2)上,主动齿轮(3-3)与主动轴(3-2)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主动粉碎轮(3-4)固定在主动轴(3-2)上,主动粉碎轮(3-4)与主动轴(3-2)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主动齿轮(3-3)与主动粉碎轮(3-4)均以主动轴(3-2)的中心轴线为轴心做圆周运动;所述从动齿轮(3-6)固定在从动轴(3-5)上,从动齿轮(3-6)与从动轴(3-5)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从动齿轮(3-6)与主动齿轮(3-3)啮合配合,从动齿轮(3-6)与主动齿轮(3-3)旋转方向相反;所述从动粉碎轮(3-7)固定在从动轴(3-5)上,从动粉碎轮(3-7)与从动轴(3-5)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从动齿轮(3-6)与从动粉碎轮(3-7)均以从动轴(3-5)的中心轴线为轴心做圆周运动;所述主动粉碎轮(3-4)与从动粉碎轮(3-7)的旋转方向相反;粉碎电机(3-1)与控制系统(9)导线连接;

所述主动粉碎轮(3-4)包括:柱状转轮(3-4-1),粉碎齿(3-4-2);所述粉碎齿(3-4-2)以柱状转轮(3-4-1)的中心轴线均匀圆周分布,数量为15~30个,相邻两个粉碎齿(3-4-2)夹角为δ,所述δ范围值为12°~24°;

所述粉碎齿(3-4-2)包括:齿内沿(3-4-2-1),齿外沿(3-4-2-2),二者的一端在其尾端拟合呈剑状;所述齿内沿(3-4-2-1)的弧半径为R1,所述R1范围值为10 mm~30 mm,齿内沿(3-4-2-1)的弧长为L1,所述L1的范围值为50 mm~100 mm;所述齿外沿(3-4-2-2)的弧半径为R2,所述R2的范围值为50 mm~80 mm,齿外沿(3-4-2-2)的弧长为L2,所述L2的范围值为100 mm~150 mm;

所述筛料仓(4)包括:振动筛(4-1),振动电机(4-2),物料堆积传感器(4-3);所述振动电机(4-2)安装在振动筛(4-1)底面位置;所述振动筛(4-1)倾斜固定在筛料仓(4)中心位置,其斜面与水平面夹角示为β,所述β范围值为30°~60°;所述振动筛(4-1)表面均匀分布着大量的小孔,数量为50~100,其孔径范围值为5 mm~15 mm;振动电机(4-2)与控制系统(9)导线连接;物料堆积传感器(4-3)位于振动筛(4-1)底部,物料堆积传感器(4-3)与控制系统(9)导线连接;

所述压缩除水仓(5)包括:落料口(5-1),出料口(5-2),压缩除水装置(5-3);所述落料口(5-1)位于压缩除水仓(5)顶端一侧位置,形状为矩形;所述出料口(5-2)位于压缩除水仓(5)侧面底端位置,形状为矩形;所述压缩除水装置(5-3)位于压缩除水仓(5)内部中间位置;所述压缩除水仓(5)底部为倾斜结构,其斜面与水平面夹角示为γ,所述γ范围值为20°~60°;

所述压缩除水装置(5-3)包括压缩电机(5-3-1),主轴(5-3-2),轮盘(5-3-3),推杆(5-3-4),耳板(5-3-5),推板(5-3-6),底板(5-3-7),液压油缸(5-3-8),排水板(5-3-9),不对称曲轴(5-3-10),推板从动曲轴(5-3-11),排水孔(5-3-12);所述主轴(5-3-2)固定在压缩电机(5-3-1)输出端,所述轮盘(5-3-3)固定在主轴(5-3-2)上,轮盘(5-3-3)与主轴(5-3-2)的中心轴线重合,轮盘(5-3-3)以主轴(5-3-2)的中心轴线为轴心做圆周运动,轮盘(5-3-3)上设有不对称曲轴(5-3-10),所述不对称曲轴(5-3-10)距轮盘(5-3-3)圆心30 mm~40 mm;所述推杆(5-3-4)一端与不对称曲轴(5-3-10)转动连接,推杆(5-3-4)另一端与推板从动曲轴(5-3-11)转动连接;推板从动曲轴(5-3-11)与耳板(5-3-5)转动连接,耳板(5-3-5)与推板(5-3-6)固定焊接;所述底板(5-3-7)位于推板(5-3-6)下方,推板(5-3-6)与底板(5-3-7)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排水板(5-3-9)位于底板(5-3-7)右侧下方位置,二者竖直方向距离2 mm~5 mm,水平方向距离1 mm~3 mm,排水板(5-3-9)表面均匀分布着大量的排水孔(5-3-12),数量为40~100个,其孔径范围值为3 mm~10 mm;所述排水板(5-3-9)内部设有与排水孔(5-3-12)及排水管(7)相连通的内部水道;所述液压油缸(5-3-8)位于排水板(5-3-9)的左侧,液压油缸(5-3-8)与排水板(5-3-9)侧壁固定连接;压缩电机(5-3-1)与控制系统(9)导线连接;液压油缸(5-3-8)与控制系统(9)导线连接;

所述自动吸料装置(6)包括:吸料管(6-1),鼓风机(6-2);所述吸料管(6-1)尾部呈喇叭口状,向上逐渐收缩成圆筒形;所述鼓风机(6-2)固定在吸料管(6-1)水平方向管筒上;鼓风机(6-2)与控制系统(9)导线连接;

所述粉碎齿(3-4-2)由高分子材料压模成型,粉碎齿(3-4-2)的组成成分和制造过程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第1步、在反应釜中加入电导率为0.0005 μS/cm~0.03 μS/cm的超纯水500~1000份,启动反应釜内搅拌器,转速为135 rpm~180 rpm,启动加热泵,使反应釜内温度上升至45 ℃~70 ℃;依次加入顺式二氯乙烯2~13份,环氧丙烯1~15份,邻硝基苯酚7~19份,搅拌至完全溶解,调节pH值为3.0~7.0,将搅拌器转速调至65 rpm~95 rpm,温度为40 ℃~60 ℃,酯化反应2~10小时;

第2步、取邻甲苯甲酸酐6~20份,对氨基苯酚盐酸盐3~15份粉碎,粉末粒径为380~650目;加入邻硝基氯苯15~30份混合均匀,平铺于托盘内,平铺厚度为18 mm~45 mm,采用剂量为1.55 kGy~4.15 kGy、能量为1.55 MeV~9.55 MeV的α射线辐照10~35分钟;

第3步、经第2步处理的混合粉末溶于浓度为20 ppm~200 ppm的双丙酮醇350~550份中,加入反应釜,搅拌器转速为55 rpm~70 rpm,温度为80 ℃~90 ℃,启动真空泵使反应釜的真空度达到-0.025 MPa~-0.080 MPa,保持此状态反应3~9小时;泄压并通入氮气,使反应釜内压力为0.002 MPa~0.02 MPa,保温静置4~10小时;搅拌器转速提升至100 rpm~180 rpm,同时反应釜泄压至0 MPa;依次加入2,2-二甲基-1-丙醇5~20份,二聚硫氰酸3~15份完全溶解后,加入交联剂5~25份搅拌混合,使得反应釜溶液的亲水亲油平衡值为4.5~9.5,保温静置2~5小时;

第4步、在搅拌器转速为95 rpm~160 rpm时,依次加入偏二溴乙烯5~22份,六氯乙烷4~13份,丁二酰氯5~18份,硫氯酸甲酯9~30份,提升反应釜压力,使其达到0.035 MPa~0.25 MPa,温度为110 ℃~135 ℃,聚合反应4~17小时;反应完成后将反应釜内压力降至0 MPa,降温至30 ℃~40 ℃,出料,入压模机即可制得粉碎齿(3-4-2);

所述交联剂为季戊四醇、三聚乙醛、二甘醇单甲醚中的任意一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工程学院,未经徐州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4272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