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折线变幅机构、双折线旋挖钻机及折桅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42742.7 | 申请日: | 2016-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495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陈玉磊;欧阳文志;罗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联重科桩工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5/00 | 分类号: | E21B15/00;E21B3/00;B66C23/60;B66C23/82;B66C23/84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64 | 代理人: | 蔡光仟 |
地址: | 20161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线 机构 钻机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双折线变幅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台(5)、变幅油缸(6)、下桅杆(7)、支撑臂(10)、支撑油缸(11)、动臂(14)以及桅杆油缸(17),所述变幅油缸(6)的一端和所述转台(5)铰接相连,所述变幅油缸(6)的另一端和所述动臂(14)铰接相连,所述动臂(14)的一端和所述转台(5)铰接相连,所述动臂(14)的另一端和所述下桅杆(7)铰接相连,所述支撑油缸(11)的一端和所述转台(5)铰接相连,所述支撑油缸(11)的另一端和所述支撑臂(10)铰接相连,所述桅杆油缸(17)的一端和所述支撑臂(10)通过第六轴(13)铰接相连,所述桅杆油缸(17)的另一端和所述下桅杆(7)通过第九轴(18)铰接相连,所述支撑臂(10)的一端和所述转台(5)铰接相连,所述支撑臂(10)的另一端和所述桅杆油缸(17)铰接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折线变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桅杆油缸(17)和所述支撑臂(10)、所述下桅杆(7)与所述转台(5)构成一个三角结构,所述支撑油缸(11)、所述支撑臂(10)与所述转台(5)构成另一个三角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折线变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幅油缸(6)和所述转台(5)通过第四轴(4)铰接相连,所述变幅油缸(6)和所述动臂(14)通过第七轴(15)铰接相连,所述动臂(14)和所述转台(5)通过第二轴(2)铰接相连,所述动臂(14)和所述下桅杆(7)通过第八轴(16)铰接相连,所述支撑油缸(11)和所述转台(5)通过第三轴(3)铰接相连,所述支撑油缸(11)和所述支撑臂(10)通过第五轴(12)铰接相连,所述支撑臂(10)和所述转台(5)通过第一轴(1)铰接相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折线变幅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桅杆(7)上,所述第九轴(18)位于所述第八轴(16)的上方。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折线变幅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台(5)上,所述第一轴(1)位于所述第二轴(2)、所述第三轴(3)以及所述第四轴(4)的后方。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折线变幅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动臂(14)上,所述第七轴(15)靠近所述第八轴(16)且位于所述第八轴(16)的下方。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折线变幅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臂(10)上,所述第五轴(12)靠近所述第六轴(13)且位于所述第六轴(13)的下方。
8.一种双折线旋挖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双折线变幅机构。
9.一种双折线旋挖钻机的折桅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桅控制方法用于对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折线旋挖钻机进行折桅控制,包括如下步骤:
(a).保持所述支撑油缸(11)和所述变幅油缸(6)的行程不变,控制只收缩所述桅杆油缸(17),但此时所述桅杆油缸(17)没有到达最短行程;
(b).保持所述桅杆油缸(17)和所述支撑油缸(11)的行程不变,控制只收缩所述变幅油缸(6)至其最短行程;
(c).保持所述支撑油缸(11)和所述变幅油缸(6)的行程不变,控制只收缩所述桅杆油缸(17)至其最短行程;
(d).保持所述桅杆油缸(17)和所述变幅油缸(6)的行程不变,控制只收缩所述支撑油缸(11)至其最短行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联重科桩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中联重科桩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4274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