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乌饭果果渣再利用的酿酒工艺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143369.7 申请日: 2016-03-14
公开(公告)号: CN105567506A 公开(公告)日: 2016-05-11
发明(设计)人: 梁红昌 申请(专利权)人: 梁红昌
主分类号: C12G3/02 分类号: C12G3/02
代理公司: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0 代理人: 高之波;邬玥
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国省代码: 江西;36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乌饭果果渣 再利用 酿酒 工艺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酿酒工艺,特别涉及一种乌饭果果渣再利用的酿酒 工艺。

背景技术

宋《开宝本草》曰:“乌饭树其子为南烛子,可强筋骨、益气力、 固精驻颜、明目止泄、乌须发”。《本草纲目》云:“利肠胃、补骨髓, 久服固精驻颜、轻身明目”。《本草经疏》载:“凡变白之药,多气味 苦寒,有妨脾胃,惟南烛气味平和,兼能益脾,为修真家所须”。沈 金鏊尤其强调“南烛子治久痢久泻,辄效,以治饭后瞌睡,亦效”。

乌饭果实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果实中含有较多的碳水化合物 和微量元素。国外对乌饭树黑色浆果的开发利用较早,美国农业部和 伊利诺大学科学家对乌饭树果实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乌饭 树果实含有丰富的花色苷类黄酮,在40种水果和蔬菜中,乌饭果的 抗氧化能力最强。临床研究还发现,乌饭树果实对种眼科疾病有很好 的治疗效果。如激活视网膜酶,促进视紫红质的合成,提高暗光下的 视力,治疗夜盲症。

目前已经形成系列产品,如日本已经研制出乌饭树紫黑色浆果 饮料、浆果罐头、甜香酒、果泥、果汁、果酱、果醋等,目前市场上 已有相关的产品出售,如浓缩越桔果汁、多维果酱等。对同属蓝莓, 作为第三代水果资源得到有效地开发,美国缅因州东北部与加拿大丰 富的越橘属蓝莓资源,被利用开发成蓝莓大豆饮料。

我国民间主要以食用乌饭树紫黑色浆果为主,以其酸甜口味深 得当地老百姓的喜爱。另外,乌饭树果实有补益身体,开胃健脾,调 节血脂的功效。

目前,人们将其果实榨汁后,利用果汁进行酿酒的先例,可是 榨汁后的果渣长期未被开发进行有效利用,甚至当作废料丢弃。研究 检测证明,乌饭果果皮和果渣中含有丰富的原花青素及总黄酮活性物 质,但糖分含量少,再利用难度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乌饭果果渣再利用的酿酒工艺,至少能 够解决上述问题之一。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乌饭果果 渣再利用的酿酒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将100~280重量份麦芽 糖和200~450重量份水混合均匀,加入0.5~1.8重量份复合菌群,密 封发酵8~18天,得A品;S2、将15~30重量份乌饭果果渣和1.2~3.0 重量份果酒酒母加入A品,密封发酵10~20天,得B品;S3、将B 品过滤、灭活,得成品。由此,采用上述工艺可对乌饭果果渣进行充 分利用;对麦芽糖的使用有利于破解乌饭果果渣细胞的细胞壁,释 放活性物质;采用分段加料复合菌发酵工艺简化了酿酒工艺、节约 成本;得到的果酒产品营养价值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和S2中,复合菌群和果酒酒母在 加入前均进行活化。从而有利于菌群快速增殖。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复合菌群和果酒酒母加入温水活化0.5小时。 从而使得菌群具有较高的活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和S2中,密封发酵的温度为 20~38℃。从而有利于菌群的快速繁殖,缩短发酵时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中,复合菌群为根霉菌和活性干 酵母的混合物,混合比例为1:10~10:1。采用复合菌群,一方面,产 生生物酶,形成能量场,有利于果渣细胞壁的破解;另一方面,可以 提高原料出酒率,改善酒的口感及风味,提升产品的整体品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3中,灭活温度为50~120℃,时间 为30~60分钟。由此,发酵液可得到充分灭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中,麦芽糖为麦芽糖糖浆,浓度 为8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利用乌饭果果渣进行酿酒,拓展了果渣的深加工途径,减少 了废料对环境污染的隐患,实现乌饭树果实综合高效利用的经济价 值;

2、利用本发明的工艺生产出果酒产品,具备乌饭果的果香、颜 色鲜红清亮、口感柔美甜香,富含原花青素成分,长期贮藏时不会再 发酵;

3、以麦芽糖为发酵动力源,从而在反应区间形成能量场,破除 果皮及果肉细胞的细胞壁天然壁垒,充分释放细胞内活性成分,丰富 了产品的营养及功能性价值,果酒产品富含原花青素和总黄酮活性成 分;

4、采用分段加料复合菌发酵工艺,减免了传统酿酒中蒸、晾、 压榨等工艺流程,工艺简单,减少时间成本,节约能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红昌,未经梁红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433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