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导热的多层电路板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43691.X | 申请日: | 2016-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787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德伟;黄勇;张茂国;钟鸿;刘亮;刘海洋;寇亮;刘晓阳;胡家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南骏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02 | 分类号: | H05K1/02;H05K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熊思智 |
地址: | 3417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热 多层 电路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路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导热的多层电路板。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工业的飞速发展,电子产品的体积尺寸越来越小,但功率也越来 越大,发热量较大,是LED类、电源电路类、通讯类等的含硅类电路板的最 大威胁。随着印刷电路层单位面积上设置的电子元件的数量的增加,产生的 热量也随之增加,电路板中金属基板下的导热凝胶的导热系数仍较低。因此, 印刷电路层上的热量不能及时通过金属导热基板散发出去,从而导致印刷电 路层上热量的积累,有时甚至造成电子元件的损坏。提高印刷电路层的导热 性能,是提升电子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的主要研究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是上述中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在保证良好的绝缘效果 下,具有更好的导热、散热效果的多层电路板。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导热的多层电路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板包括印刷电路层,该印刷电路层设有电路图形,并布局有相 应的高发热元器件安装区;
—所述印刷电路层上表面依次连接有第一绝缘层和第一基板,所述印刷电 路层下表面依次连接有第二绝缘层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和/或第二基板 与相应绝缘层的连接面分布有梯形槽,第一绝缘层和/或第二绝缘层与基板的 连接面设有与梯形槽对应的梯形凸起,使绝缘层表面相应地嵌入梯形槽中;
—所述高发热元器件安装区由元器件焊装区和散热孔组成,所述散热孔为 贯穿所述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印刷电路层、第二绝缘层和第二基板的柱状 通孔,该散热孔中装入有散热柱且二者为过盈配合,并于第一基板和/或第二 基板表面突出;所述元器件焊装区上方于第一基板或第二基板相应表面,设 有围坝,该围坝与相邻的所述散热柱相接触。
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为金属基板、玻纤板或陶瓷基板,使基板具有较 好的散热性能。
所述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为环氧树脂层或陶瓷介质层,且为一次性工 艺成型。
所述散热孔的内壁表面依次高压粘合有导热胶层和沉积铜层。
所述梯形槽的槽底面积大于槽口面积,使基板与相应的绝缘层间可较为紧 密的嵌合,不易脱离。
所述散热柱为金属散热柱或陶瓷散热柱,所述围坝采用导热硅胶材料。
所述高发热元器件安装区中,元器件焊装区与散热孔的边缘距离小于5mm。
所述散热柱于第一基板和/或第二基板表面的突出高度小于5mm。
所述散热柱的上端面和/或下端面开有螺纹孔,安装电路板时,可通过该螺 纹孔将电路板固定。
所述元器件焊装区还包括设置在第一绝缘层和/或第二绝缘层上的用于绑 定元器件脚位的电极片,电极片经沉银、沉金或沉锡处理。
本发明的高导热多层电路板,通过板层间的梯形嵌入,加强了板层间的稳 定性;在保证其具有稳定的绝缘效果的同时,还通过散热孔及散热柱的设置, 增强了高发热元器件区域内的散热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示说明:1-印刷电路层、2-第一绝缘层、3-第一基板、4-第二绝缘层、5- 第二基板、6-元器件焊装区、7-散热孔、8-散热柱、9-围坝、10-电极片、11- 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高导热多层电路板,包括印刷电路层(1),其电路图形上设 有高发热元器件安装区。印刷电路层(1)的上表面依次连接了第一绝缘层(2) 和第一基板(3),印刷电路层(1)下表面依次连接有第二绝缘层(4)和第 二基板(5),第一基板(3)与第二基板(5)均为铝基板,第一绝缘层(2) 与第二绝缘层(4)均为环氧树脂层。其中,第一基板(3)与第一绝缘层(2) 间通过导热黏剂高压黏合;第二基板(5)中,其与第二绝缘层(4)的连接 面均布有梯形槽,该梯形槽呈等腰梯形状,且槽底面积大于槽口面积,第二 绝缘层(4)中,其与第二基板(5)的连接面均布有与上述梯形槽相应的梯 形凸起,梯形凸起嵌入相应的梯形槽内,同时二者连接面间的其他接触位置 通过导热黏剂黏合,使第二基板(5)与第二绝缘层(4)间紧密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南骏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龙南骏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4369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封装于穿戴物上的电路板及封装方法
- 下一篇:软硬结合板及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