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对条格拉筒车缝系统及自动对条格拉筒车缝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43783.8 | 申请日: | 2016-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85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张润明;陆全开;库万书;区子华;黄智成;詹锴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慧眼自动化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5B35/08 | 分类号: | D05B35/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郑彤 |
地址: | 5285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条格拉筒车缝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对条格拉筒车缝系统及其方法。自动对条格拉筒车缝系统包括机台、第一折叠装置、第二折叠装置、移料装置、调节装置、车缝装置以及摄像装置。第一折叠装置具有用于折叠第一裁片的第一折叠筒,第一折叠筒上具有调节孔。第二折叠装置具有用于折叠第二裁片的第二折叠筒。移料装置用于移动第一裁片以及第二裁片至车缝工位处。调节装置具有调节压板以及调节驱动部件,调节压板设在第一折叠筒上,调节驱动部件用于通过驱动调节压板朝向调节孔内移动来将第一裁片压住。车缝装置具有车缝工位,车缝装置用于车缝第一裁片以及第二裁片。摄像装置设在机台上且朝向于车缝工位。该自动对条格拉筒车缝系统节约人力且生产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对条格拉筒车缝系统及自动对条格拉筒车缝方法。
背景技术
在服装生产领域中,如在衬衫的制作工艺中,前筒门襟的制作是影响一件衬衫质量好坏的关键因素,尤其是对一些条格布的制作,该制作工艺往往要求在筒贴和衫身合缝之后,要求筒贴的条格方向和衫身的条格方向要一至。在目前的合缝操作方法中,是通过人工利用控边蝴蝶,手动输送筒贴,手动车缝衫身,通过人眼的判断来控制筒贴的条格方向和衫身的条格方向,该人工操作方法对工人的操作技术要求比较高,生产效率低、比较费人力及时间。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节约人力、节约时间且生产效率高的自动对条格拉筒车缝系统。
一种自动对条格拉筒车缝系统,包括:
机台;
第一折叠装置,所述第一折叠装置具有第一折叠筒,所述第一折叠筒设在所述机台上以用于折叠第一裁片,所述第一折叠筒上还具有调节孔;
第二折叠装置,所述第二折叠装置具有第二折叠筒,所述第二折叠筒设在所述机台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折叠筒的上方以用于折叠第二裁片;
移料装置,所述移料装置设在所述机台上以用于移动来自所述第一折叠筒的第一裁片与来自所述第二折叠筒的第二裁片移动至车缝工位处;
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具有调节压板以及调节驱动部件,所述调节压板设在所述第一折叠筒上且朝向于所述调节孔,所述调节驱动部件连接于所述调节压板,以用于通过驱动所述调节压板朝向所述调节孔内移动来将所述第一折叠筒内的所述第一裁片压住;
车缝装置,所述车缝装置具有所述车缝工位,所述车缝工位位于所述机台上,所述车缝装置用于车缝所述第一裁片以及所述第二裁片;
摄像装置,所述摄像装置设在所述机台上且朝向于所述车缝工位以用于获取所述第一裁片的格条的图像与所述第二裁片的格条的图像;以及
处理装置,所述处理装置连接于所述摄像装置以用于接收并判断所述第一裁片的格条的图像与所述第二裁片的格条的图像是否对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折叠筒的出口与所述第一折叠筒的出口对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折叠装置还具有吹风部件,所述吹风部件具有吹风嘴以及吹风元件,所述吹风嘴设置在所述机台上且所述吹风嘴的吹风口朝向于所述第一折叠筒的入口,所述吹风元件连接于所述吹风嘴以用于向所述吹风嘴吹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吹风嘴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吹风嘴的端部呈一字型连接在所述机台上,相邻的所述吹风嘴之间具有间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折叠装置还具有输送架,所述输送架设在所述机台上以用于输送所述第二裁片,所述输送架的末端朝向于所述第二折叠筒的入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照明装置,所述照明装置设在所述机台上且朝向于所述车缝工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慧眼自动化科技(广州)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慧眼自动化科技(广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437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