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转育优良油菜温敏不育系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44773.6 | 申请日: | 2016-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480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林良斌;唐天向;周筱妍;张传利;唐伟杰;刘雅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95 | 分类号: | C12Q1/6895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650201 云南省昆明***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优良 油菜 不育 分子 标记 辅助 选择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转育优良油菜温敏不育系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方法,首先采用CTAB法提取备选优良油菜温敏不育系的杂交后代单株的基因组DNA,并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样品的质量;然后用连锁的SSR标记PCR扩增杂交后代单株基因组DNA,连锁SSR标记的正反向引物序列分别为5’‑CTCTCCTGATCCTCTCCTTC‑3’和5’‑CTTGTAGAGAACCCGAACTG‑3’;PCR扩增产物用6%的聚丙烯酰胺凝胶进行电泳检测,然后依据电泳检测结果,选择具有目标带的植株作为优良油菜温敏不育系的选育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子育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转育优良油菜温敏不育系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方法。
背景技术
油菜温敏不育系具有组配自由、恢复源广、育种周期短,易选育出强优势组合等优点,因此,作为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新途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油菜温敏不育系K121S属芥菜型油菜,而目前栽培的油菜品种是甘蓝型油菜,属于不同的物种,为了利用这个油菜温敏不育系转育出优良的甘蓝型油菜温敏不育系,需要通过种间杂交将K121S的不育基因及育性转换基因转育到甘蓝型油菜中,然后通过回交和人工选择选育出优良不育系,但一般大田的人工选择受季节限制,并费时费工,选择效率较低。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具有选择目的性强、选择效率高、选择时间自由等优点,已广泛用于育种材料的人工选择。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转育优良油菜温敏不育系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转育优良油菜温敏不育系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方法,包括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①:采用CTAB法提取用于优良油菜温敏不育系选育的杂交后代单株的基因组DNA,并检测DNA样品的质量;
步骤②:用连锁的SSR标记PCR扩增所述步骤①中提取的单株基因组DNA,并用4%~8%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扩增产物。连锁SSR标记的正反向引物序列分别是5’-CTCTCCTGATCCTCTCCTTC-3’和5’-CTTGTAGAGAACCCG AACTG-3’。
步骤③:依据步骤②中的电泳检测结果,将具有大小约为550bp目标带的植株作为优良油菜温敏不育系进一步选育的育种材料。
本发明一种用于转育优良油菜温敏不育系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方法,步骤②中的PCR扩增反应体系为:10×PCR缓冲液1.0~3.0μl,浓度为25mmol/L的MgCl2溶液2.0~3.0μl,浓度为2.5mmol/L的脱氧核苷酸溶液0.3~0.7μl,浓度为5U/μl的Taq酶0.7~0.9μl,浓度为10mmol/L的正反向引物各0.3~0.7μl,2~6μl的DNA,加ddH2O至10.0~30.0μl;步骤②中连锁标记与目标基因的连锁距离为0.8~1cm。
本发明一种用于转育优良油菜温敏不育系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方法,步骤②中的PCR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5min;94℃变性1min,55℃退火1min,72℃延伸1.5min,35个循环;72℃终延伸10min,4℃保存。
为了使PCR扩增结果更佳,所述步骤①中提取的基因组DNA需要检测其DNA含量及完整性,检测方法为将基因组DNA样品在0.8%琼脂糖凝胶,0.5×TBE缓冲液,3-5V/cm下电泳,所述琼脂糖凝胶中加入了核酸染料Goldview,电泳结果用凝胶成像系统照相后检测所述基因组DNA样品的含量及完整性,并利用核酸蛋白检测仪检测基因组DNA样品的吸光度值。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在转育优良油菜温敏不育系时用该SSR标记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高了选择目的性,将具有大小约为550bp目标带的单株选择出来,作为优良温敏不育系转育的育种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农业大学,未经云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447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