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径向螺杆旋移式轮胎抓地力调节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48469.9 | 申请日: | 2016-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43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魏逸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逸安 |
主分类号: | B60B15/28 | 分类号: | B60B15/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408 浙江省嘉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径向 螺杆 旋移式 轮胎 地力 调节 装置 | ||
1.径向螺杆旋移式轮胎抓地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包括方螺母(2)、丝杠(3)、小伞齿轮(5)、大伞齿轮(6)、外圆齿轮(7)、电机齿轮(10)、阴极滑环(12)、阳极滑环(13)、CPU电控柜(15)、电刷(16)和套筒(18);在轮毂(1)的径向轮辐上对称安装有偶数套螺母径向移动装置,每套装置包括两个支承座(4)、一个方螺母(2)、一个丝杠(3)与一个小伞齿轮(5);支承座(4)安装在轮毂(1)的径向轮辐的里外两端,支承座(4)与丝杠(3)的轴颈相配合,方螺母(2)穿在丝杠(3)上,由于方螺母(2)外形为方形,方螺母(2)有一个平面与轮毂(1)的轮辐平面相抵靠,所以当丝杠(3)旋转时方螺母(2)不会跟着旋转只能沿丝杠(3)做轴向移动;在丝杠(3)的里侧端部固定安装有一个小伞齿轮(5),使小伞齿轮(5)旋转带动丝杠(3)一起旋转;每套螺母径向移动装置上的小伞齿轮(5)同时与同一个大伞齿轮(6)啮合;大伞齿轮(6)位于轮毂(1)的中心线上,大伞齿轮(6)、外圆齿轮(7)、底板(9)同轴心地固定安装在套筒(18)的外圆表面上,在套筒(18)的两端内孔里各安装了一盘轴承(17),轴承(17)内孔安装在轮轴(14)上,套筒(18)与轮轴(14)中心线重合并相互能自由旋转,大伞齿轮(6)、外圆齿轮(7)、底板(9)和套筒(18)一起绕同一轴心线、同角速度旋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径向螺杆旋移式轮胎抓地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外圆齿轮(7)与电机齿轮(10)相啮合,电机齿轮(10)安装在电机(11)的输出轴上,电机(11)固定安装在底板(9)的左侧面上,为消除电机(11)绕轮轴(14)中心线旋转时所产生的振动,在底板(9)的左侧面上与电机(11)对称的位置固定安装有配重块(8);电机(11)的动力电通过电刷(16)、阳极滑环(13)、阴极滑环(12)与CPU电控柜(15)相连形成回路,将电力输送至电机(11);阳极滑环(13)、阴极滑环(12)固定在轮轴(14)上并与轮轴(14)一同旋转。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径向螺杆旋移式轮胎抓地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先设定车速由低到高依次为V0、V1、V2,其中V0=0km/s;当汽车点火发动机启动后,车速此时为V0时,CPU电控柜(15)发出指令接通电源,电力通过电刷(16)、阳极滑环(13)进入电机(11),电机(11)启动并带动电机齿轮(10)顺时针旋转,电机齿轮(10)顺时针旋转带动外圆齿轮(7)逆时针旋转,外圆齿轮(7)再带动套筒(18)、底板(9)、大伞齿轮(6)一起逆时针旋转;与大伞齿轮(6)同时啮合的小伞齿轮(5)在大伞齿轮(6)的带动下顺时针旋转,丝杠(3)在小伞齿轮(5)的带动下也做顺时针旋转,方螺母(2)在丝杠(3)的推动下由轮毂(1)中心向轮毂(1)外侧移动,当方螺母(2)移动到最外侧时CPU电控柜(15)发出断电指令,电机(110停止工作;此时车轮抓地力最大,汽车起动;随着车速的不断提高,当车速达到V1时CPU电控柜(15)发出指令接通电源,电机(11)启动并带动电机齿轮(10)逆时针旋转,电机齿轮(1)0带动外圆齿轮(7)顺时针旋转,外圆齿轮(7)再带动套筒(18)、底板(9)、大伞齿轮(6)一起顺时针旋转;与大伞齿轮(6)同时啮合的小伞齿轮(5)在大伞齿轮(6)的带动下则逆时针旋转,丝杠(3)在小伞齿轮(5)的带动下也做逆时针旋转,此时方螺母(2)在丝杠(3)的推动下由轮毂(1)外侧向轮毂(1)中心移动,车轮的抓地力也减小,当方螺母(2)移动到行程的一半时,CPU电控柜(15)发出指令断开电源并使电机(11)停止工作;当车速达到V2时,CPU电控柜(15)发出指令接通电源,电机(11)启动并带动电机齿轮(10)逆时针旋转,电机齿轮(10)带动外圆齿轮(7)顺时针旋转,外圆齿轮(7)再带动套筒(18)、底板(9)、大伞齿轮(6)一起顺时针旋转;与大伞齿轮(6)同时啮合的小伞齿轮(5)在大伞齿轮(6)的带动下则逆时针旋转,丝杠(3)在小伞齿轮(5)的带动下也做逆时针旋转,此时方螺母(2)在丝杠(3)的推动下由轮毂(1)辐条的中间位置向轮毂(1)的中心位置移动,车轮的抓地力也进一步减小,当方螺母(2)移动到最内侧位置时,车轮的抓地力达到最小,CPU电控柜(15)发出指令断开电源并使电机(11)停止工作,汽车正常行驶;在行驶过程中,当汽车速度降低至V1时,CPU电控柜(15)发出指令接通电源,电机(11)启动并带动电机齿轮(10)顺时针旋转,电机齿轮(10)带动外圆齿轮(7)逆时针旋转,外圆齿轮(7)再带动套筒(18)、底板(9)、大伞齿轮(6)一起逆时针旋转;与大伞齿轮(6)同时啮合的小伞齿轮(5)在大伞齿轮(6)的带动下顺时针旋转,丝杠(3)在小伞齿轮(5)的带动下也做顺时针旋转,方螺母(2)在丝杠(3)的推动下由轮毂(1)中心向轮毂(1)外侧移动,当方螺母(2)移动到行程中间位置时CPU电控柜(15)发出断电指令,电机(11)停止工作;此时车轮抓地力增大;当汽车速度降低至V0时,CPU电控柜(15)发出指令接通电源,电机(11)启动并带动电机齿轮(10)顺时针旋转,电机齿轮(10)带动外圆齿轮(7)逆时针旋转,外圆齿轮(7)再带动套筒(18)、底板(9)、大伞齿轮(6)一起逆时针旋转;与大伞齿轮(6)同时啮合的小伞齿轮(5)在大伞齿轮(6)的带动下顺时针旋转,丝杠(3)在小伞齿轮(5)的带动下也做顺时针旋转,方螺母(2)在丝杠(3)的推动下由轮毂(1)辐条的中间位置向轮毂(1)外侧移动,当方螺母(2)移动到轮毂(1)最外侧时,CPU电控柜(15)发出断电指令,电机(11)停止工作,此时车轮抓地力也最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径向螺杆旋移式轮胎抓地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CPU电控柜(15)控制方螺母(2)在丝杠(3)上的移动也可以是连续的,即随着车速的不断提高,CPU电控柜(15)发出通电指令,电机(11)启动工作,使方螺母(2)从丝杠(3)靠近轮毂(1)外侧的一端逐渐地、连续地向靠近轮毂(1)中心轴方向移动,直到汽车速度达到V2时,方螺母(2)到达丝杠(3)靠近轮毂(1)中心轴一端的端头位置,此时电机停止工作;在车速的降低过程中,当车速降低到V2时,CPU电控柜(15)发出通电指令,电机(11)启动工作,使方螺母(2)从丝杠(3)靠近轮毂(1中心轴的一端逐渐地、连续地向靠近轮毂(1)外侧方向移动,直到汽车速度达到V0时,方螺母(2)到达丝杠(3)靠近轮毂(1)外侧一端的端头位置,此时电机停止工作;当车速在降低到V0前车速增大时,则方螺母(2)又逐渐地、连续地向靠近轮毂(1)中心轴方向移动,即当车速在V0至V2之间时,车速增大,则方螺母(2)向靠近轮毂(1)中心轴方向移动,车速减小,则方螺母(2)向远离轮毂(1)中心轴方向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逸安,未经魏逸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4846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实心轮胎
- 下一篇:一种新型多功能裱纸机用压纸多用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