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孢蘑菇褐腐病菌分子检测引物及快速检测方法有效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孢蘑菇褐腐病菌分子检测引物及其检测方法,属于农作物病害检测和生物技术领域。该特异性引物包括上游引物MSF:5’‑CCGGGGACCTAAACTCTTCTG‑3’,下游引物SR:5’‑AAAGTTGGGGTTTTACGGCG‑3’;本发明检测引物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检测方法实用性好,操作简便快捷;本发明能实现双孢蘑菇栽培土壤中褐腐病菌的检测,为预防双孢蘑菇褐腐病具有重要意义,还可实现双孢蘑菇褐腐病的早期检测,还能有效区分双孢蘑菇软腐病、双孢蘑菇褐斑病等相似病害,对双孢蘑菇褐腐病的早期防控、病害的扩散蔓延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孢蘑菇褐腐病菌分子检测引物及其检测方法,专用于双孢蘑菇褐腐病菌的快速分子检测,同时可实现田间双孢蘑菇栽培土壤的检测和双孢蘑菇褐腐病的早期诊断和病菌的监测鉴定,属于农作物病害检测和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Lange) Sing]简称蘑菇,又名双孢菇、白蘑菇、洋蘑菇、西洋蘑菇、纽扣蘑菇、西洋松茸等。双孢蘑菇是食用菌商品化生产中历史较为悠久、生物学基础研究深入、栽培技术最现代化、栽培区域最广、生产规模最大、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最高的食用菌,有“世界菇”之美誉 。双孢蘑菇的氨基酸和维生素含量丰富,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保健食品。双孢蘑菇蛋白质含量几乎高于所有蔬菜作物,与牛奶相当。双孢蘑菇在我国栽培始于 20 世纪 20-30 年代。1925年左右胡昌炽从日本引进双孢蘑菇试种。1930-1931年潘志农在福州、余小铁在杭州的栽培均获成功。由于条件有限,技术封闭落后,发展极为缓慢。1950 年以后,获得迅猛发展。1966年,福州进行规模化栽培和批量加工。1973年,台湾省拥有3万多个菇场,1975 年产量高达6万吨。70年代以后,江苏、安徽、四川、广东、等省先后发展双孢蘑菇生产,现已推广到20多个省(市、区)。1978 年,我国引进并推广二次发酵技术,大幅提高单产,加快了双孢蘑菇的推广和普及,甚至在农村掀起了“要致富种蘑菇”的热潮。20世纪80年代,随着新菌种、新技术、新工艺的涌现,双孢蘑菇的生产、销售和出口迅猛增长。1985 年我国双孢蘑菇总产达19万吨,1990 年突破20万吨,出口17万吨,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1995年我国双孢蘑菇总产量35万吨。2007年全国双孢蘑菇总产量达244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70%以上,出口量也位居世界第一位。我国已成为最大的双孢蘑菇生产国。而且我国国内销消费也在迅猛增长,2000 年国内消费量已达15万吨,占总产量的35%。综合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形势可见,双孢蘑菇的发展前景极为广阔。双孢蘑菇产业已成为我国出口创汇、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增收的支出产业,同时双孢蘑菇不再仅仅只是农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也和工业关系日益密切。在双孢蘑菇产业发展过程中,影响和带动了医药、轻工、食品、化工、机械以及运输物流等相关行业相应发展。发展双孢蘑菇产业有利于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增收;有利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有利于带动双孢蘑链产业的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展。因此双孢蘑菇产业关系千家万户,推动产业健康发展能够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蘑菇褐腐病又称疣孢霉病、白腐病,是由疣孢霉菌[Mycogone perniciosa(Magn.)]侵染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病害,是双孢蘑菇上发生最普遍、为害最严重的病害。曾有资料报道世界上主要双孢蘑菇产区都受到该病的侵害,美、澳、法、德、荷兰等这些种植双孢蘑菇的国家也均有发生该病害。由于感染疣孢霉病后的蘑菇不能食用,使得各国种植蘑菇的产量明显地减少。该病的猖獗甚至曾使得有些国家不得不放弃双孢蘑菇的栽培。W.Baunacke报道,由于蘑菇疣孢霉病,导致德国的蘑菇产量损失达10-25%。蘑菇疣孢霉病已成为菇农忧心忡忡、到处问医求药的病害,病害发生区几乎均存在于全国各蘑菇产区。蘑菇疣孢霉病主要侵染双孢蘑菇、草菇。每年由于疣孢霉的为害,双孢蘑菇普遍减产约为10%-20%,特别严重地方的病菇房损失高达50%-60%,有的甚至绝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555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