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产2,3-丁二醇的产酸克雷伯氏基因工程菌株的构建方法及其发酵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57897.8 | 申请日: | 2016-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479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葛菁萍;孙姗姗;叶广斌;凌宏志;修宝林;平文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74 | 分类号: | C12N15/74;C12N1/20;C12P7/18;C12R1/2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文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10 | 代理人: | 何强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产 丁二醇 产酸克雷伯氏 基因工程 菌株 构建 方法 及其 发酵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产2,3-丁二醇的基因工程菌株的构建方法及其发酵方法。
背景技术
产酸克雷伯氏菌(Klebisellaoxytoca)作为2,3-丁二醇的产生菌,具有适应环境 能力强、底物范围广、代谢彻底、副产物较少、产物浓度和转化率较高等优点被认为是工业 化生产的潜在菌株。但是,酸性副产物乳酸的积累仍是限制2,3-丁二醇产量提高的主要因 素,发酵过程中乳酸含量的增加,会抑制菌体的生长,不但降低了2,3-丁二醇的产量,同时 增加了后续对2,3-丁二醇分离纯化的复杂性。
另外,还存在2,3-丁二醇转化率低、生产强度低及纯度低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目前产酸克雷伯氏菌产2,3-丁二醇产量低、转化率低、生产强 度低及纯度低的问题,提供高产2,3-丁二醇的产酸克雷伯氏基因工程菌株的构建方法及其 发酵方法。
本发明高产2,3-丁二醇的产酸克雷伯氏基因工程菌株的构建方法,按以下步骤进 行:
一、敲除ldh基因的产酸克雷伯氏基因工程菌株HD79-01的构建:
二、ack基因同源左臂片段ack-L和右臂片段ack-R的构建:
以敲除了ldh基因的产酸克雷伯氏基因工程菌株HD79-01基因组DNA为模板,分别 用ack-L1、ack-L2和ack-R1、ack-R2引物进行PCR反应;
三、pack-L和pack-R质粒构建:
向含有ack基因同源左臂片段和右臂片段的PCR反应体系中加入0.25μLTaq(5U/μ L)DNA聚合酶,72℃水浴中反应10min,将目的条带胶回收纯化,获得片段ack-L和ack-R,将 片段ack-L和ack-R分别与pMD18-T载体连接,获得克隆载体分别命名为pack-L和pack-R;
四、pack-LR质粒构建;
以pack-L为骨架,选用限制性内切酶XhoI和BglII对质粒载体pldh-L进行双酶 切,选用限制性内切酶XhoI和BamHI对质粒载体pack-R进行双酶切,用T4DNA连接酶将 pack-R的酶切产物连接到pack-L质粒载体上,得到重组质粒pack-LR;
五、pT-Kanr质粒构建:
以pET-28a(+)为模板,利用Kan-up和Kan-down为扩增引物,对Kanr进行PCR扩增, 对PCR产物进行TA克隆,得到pT-Kanr质粒;
六、同源重组片段ackL-Kanr-ackR的构建:
以重组质粒pack-LR为骨架,选用限制性内切酶XhoI对重组质粒pT-Kanr和pack- LR进行酶切,将获得的Kanr片段插入质粒载体pack-LR中,构建质粒载体pT-LKR;
选择限制性内切酶BglII和BamHI对重组质粒pT-LCR进行酶切,获得同源重组片 段ackL-Kanr-ackR;
七、K.oxytocaHD79-01/pKD46菌株构建:
将质粒pKD46电转化到K.oxytocaHD79-01感受态细胞,得到K.oxytocaHD79-01/ pKD46菌株;
八、同源重组片段ackL-Kanr-ackR转化K.oxytocaHD79-01/pKD46:
将同源重组片段ackL-Kanr-ackR电转化到K.oxytocaHD79-01/pKD46中,得到的 目的菌株为高产2,3-丁二醇的产酸克雷伯氏基因工程菌株K.ocytocaHD79-02。
步骤一所述产酸克雷伯氏菌(K.oxytoca)HD79已在文献《Klebisellaoxytoca HD79乙酸激酶部分基因(ack)的克隆与序列分析》(中国农学通报,2015。31(14):83-88)中 公开。
上述方法构建的产酸克雷伯氏基因工程菌株的发酵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大学,未经黑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578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