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量车辆轴距和前后悬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58798.1 | 申请日: | 2016-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37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苏启源;黎鸿智;郭文霏;陈广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南华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14 | 分类号: | G01B1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恒信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2 | 代理人: | 尹卓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量 车辆 轴距 前后 方法 | ||
本申请提出一种测量车辆轴距、前后悬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车辆行驶方向的前方垂直地面设置一对光电测量光幕;激光扫描仪设置于光幕接收端或发射端的下方,激光扫描仪的扫描面与水平面平行;车辆沿垂直光电测量光幕方向向光电测量光幕行驶,当车头触发光电测量光幕时,激光扫描仪对离光电测量光幕最近的两个车轴近侧的车轮进行扫描,采集数据并计算轴距和前悬值。本发明可测出车辆的前悬、后悬及半挂车的销轴距,并且结构简单,测量结果精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动车测量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测量车辆轴距和前后悬的方法。
背景技术
车辆的轴距、前后悬、销轴距是半挂车设计的基本参数,同时也是其他控制系统所需要的参数,车辆的轴距和轮距尺寸直接影响汽车的外形尺寸、总质量、通过性、行驶稳定性和其他性能。轴距增加,汽车的行驶稳定性提高,但过分加长轴距,使汽车的最小转弯直径加大,机动性降低,而且车架受力情况变坏。轴距短,车辆总长就短,最小转弯直径和纵向通过半径也小。但轴距过短,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变差,上坡或制动时质量转移大。半挂车的轴距也同样重要,它是牵引销到后轴中心的距离,是重要的数据。
前悬和后悬关系到均匀载荷时,车辆各轴载重量的合理分配。同时前后悬还影响汽车的行驶稳定性和通过性。一般希望在均匀载荷时,后轴轴载重量略大于前轴轴载重量(主要考虑制动时,前轴不至于因质量转移而超载,并使前轴转向轻便)。半挂车的前后悬,还直接受牵引销到半挂车后轴中心距离的影响,要根据牵引座处的载荷及后轴载荷合理分配前后悬的尺寸。前悬(牵引销到半挂车前段的距离)应保证车辆转向过程中半挂车前部不与备胎架后驾驶室后壁干涉,并与后壁之间保持150-250mm间距;还要考虑汽车在坡道行驶时,保证半挂车的前俯角大于码头引道坡度角(一般5.1-5.7)。半挂车的后悬值根据所配牵引车为4×2或6×4所不同,一般取为1500-2500。
轴距、前后悬是半挂车的重要参数,现在测量的手段较为复杂,例如在CN201417141Y《汽车、列车外廓、高度差及车身前、后悬动态检测系统》中,采用间距10-100cm的若干对检测光线信号发射及接收器来实现对轴距的测量,因挂车的轴距跨度较大,所需的发射接收器相对较多,结构和安装都比较复杂。同时,现在的测轴距的方法均不能测出半挂车的销轴距,而在新的GB1589《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中对半挂车的销轴距有限定要求,要求车辆外廓检测时,测量的轴距还要包括半挂车的销轴距。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一种测量车辆轴距、前后悬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测量半挂车轴距、前后悬的方法,包括:步骤1、在车辆行驶方向的前方垂直地面设置一对光电测量光幕;步骤2:激光扫描仪设置于光幕接收端或发射端的下方,激光扫描仪的扫描面与水平面平行;步骤3:车辆沿垂直光电测量光幕的方向向光电测量光幕行驶,当车头触发光电测量光幕时,激光扫描仪对离光电测量光幕最近的两个车轴近侧的车轮进行扫描,采集数据并计算轴距和前悬值。
在步骤3中,计算轴距和前悬值的公式为:
轴距L=L2-L1=R2×cosβ-R1×cosα
前悬值=L1+d/2
其中,L2为扫描面上后车轴近侧的车轮的前端与光电测量光幕的距离;L1为扫描面上前车轴近侧的车轮的前端与光电测量光幕的距离;R2和β分别为激光扫描仪到后车轴近侧的车轮前端的一个扫描点的距离和角度;R1和α分别为激光扫描仪到前车轴近侧的车轮前端的一个扫描点的距离和角度;d为扫描面上前车轴近侧的车轮的长度。
车辆继续行驶,每一轴车轮完全通过激光扫描仪时,扫描仪对后面的两个车轮进行扫描、采集数据并按步骤3中的公式计算每两轴之间的轴距。
当车尾离开测量光幕时触发激光扫描仪对车轮进行扫描,采集数据,计算车辆后悬值,计算公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南华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南华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587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