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铁路桥隧相连整体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63808.0 | 申请日: | 2016-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496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剑;刘赪;史先伟;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14 | 分类号: | E21D9/14;E01D19/02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李罡 |
地址: | 710043***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路桥 相连 整体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路桥隧相连整体结构。
背景技术
山区修建铁路工程,地区内一般山坡陡峭,场地狭窄,沟峪纵横,桥隧一体的施工路段较多,隧道洞口大多为“V”型沟谷。由于洞口地形陡峭,没有设置桥台基础的地形条件,洞口结构多采用桥台进洞的结构形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铁路桥隧相连整体结构,采用合理的桥隧一体、桥台进洞的结构形式,且具备洞口防落石明洞的防护功能。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铁路桥隧相连整体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隧道洞口的桥梁段和隧道段之间设置过渡衔接段;
过渡衔接段的底部自外向内设置有底板和梁体;梁体外端设置有下凹的平台,桥梁段的桥台从底板上方伸入洞口,通过支座搭接于梁体外端的平台上;梁体内端与隧道衬砌之间设置有竖直的堵头墙;
过渡衔接段的上部设置有与隧道衬砌相接的拱形的外露洞门。
隧道内的隧道衬砌上纵向设置多环变形缝;
外露洞门与隧道衬砌之间设置有一环变形缝。
外露洞门的外端设置有向外上翘的洞门挑檐。
隧道段外端部分外露,顶部设置有导向墙,导向墙向后打设有长管棚;
导向墙上方及后方设置回填土石,并在回填土石向外的坡面上施做边坡支护。
导向墙外侧设置低于其后方的回填土石,回填土石顶部施做有隔水层,回填土石和隔水层向外形成坡面。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对山区沟峪纵横地区的隧道洞口结构进行了优化和改进,不仅对桥梁结构和隧道结构进行了合理的连接和过渡,形成桥隧一体、桥台进洞的结构形式,还兼具了防落石明洞的防护功能,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无法设置明洞结构的缺陷,受力合理、稳定,解决了山区修建铁路桥隧工程的技术难题,在山区铁路、公路等交通工程建设中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正面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纵断面图。
图3为本发明平面布置图。
图4为I-I截面图。
图5为II-II截面图。
图中,1-梁体,2-底板、3-桥台,4-支座,5-堵头墙,6-变形缝,7-隧道衬砌,8-边坡支护,9-隔水层,10-回填土石,11-导向墙,12-长管棚,13-骨架护坡,14-外露洞门,15-洞门挑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路桥隧相连整体结构,在隧道洞口的桥梁段和隧道段之间设置过渡衔接段。
过渡衔接段的底部自外向内设置有底板2和梁体1。梁体1外端设置有下凹的平台,桥梁段的桥台3从底板2上方伸入洞口,通过支座4搭接于梁体1外端的平台上。梁体1内端与隧道衬砌7之间设置有竖直的堵头墙5。
过渡衔接段的上部设置有与隧道衬砌7相接的拱形的外露洞门14,外露洞门14的外端设置有向外上翘的洞门挑檐15。
隧道内的隧道衬砌7上纵向设置多环变形缝6,外露洞门14与隧道衬砌7之间设置有一环变形缝6。
隧道段外端部分外露,顶部设置有导向墙11,导向墙11向后打设有长管棚12。导向墙11上方及后方设置回填土石10,并在回填土石10向外的坡面上施做边坡支护8。导向墙11外侧设置低于其后方的回填土石10,回填土石10顶部施做有隔水层9,回填土石10和隔水层9向外形成坡面。
本发明的内容不限于实施例所列举,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发明说明书而对本发明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换,均为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638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类矩形隧道管片的防水接缝结构
- 下一篇:竖井掘进机及其刀头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