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裸鼹鼠小胶质细胞培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64349.8 | 申请日: | 2016-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54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崔淑芳;杨文静;汤球;孙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5/079 | 分类号: | C12N5/079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一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8 | 代理人: | 赵青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鼹鼠 胶质 细胞培养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细胞生物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裸鼹鼠小胶质细胞的分离纯化和培养方法。本发明综合使用多种培养基从新生裸鼹鼠大脑皮层分离并纯化培养小胶质细胞,摸索出了适于变温的啮齿类哺乳动物裸鼹鼠小胶质细胞的合理培养方法。本发明方法能够简便、高效、经济的获得大量功能活性正常的裸鼹鼠小胶质细胞,低氧条件下的培养能够保证这种细胞在离体环境中依然能够保持在体状态下的生物学特性,从而便于直接在纯净的体外细胞培养模型中进一步研究裸鼹鼠小胶质细胞的特殊生理功能,从而为探索其中的生物学机制并应用于临床相关领域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细胞生物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细胞的分离纯化及培养方法,特别涉及一种裸鼹鼠小胶质细胞的分离纯化和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小胶质细胞(Microglia)是中枢神经系统免疫功能的重要组分,在中枢神经系统稳态的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小胶质细胞密切监视其所处的微环境,一旦受到刺激便会发生活化。研究发现,在老年痴呆、多发性硬化症、肌萎缩性侧所硬化症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均可观察到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抑制或促进小胶质细胞的活化有可能达到调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的修复过程,这也成为科研人员研发针对小胶质细胞功能的调控从而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修复的一个重要领域。
裸鼹鼠(Heterocephalus glaber)是一种分布于非洲索马里、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等地的野生动物,在动物学分类位置上属于哺乳纲、啮齿目、滨鼠科、裸鼹鼠属、裸鼹鼠种。裸鼹鼠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寿命最长的啮齿类动物,可达28年以上,大约是普通大鼠或小鼠寿命的7-9倍。在其数十年的寿命中,并未发现其有老年痴呆、帕金森氏病等神经系统疾病发生并能保持良好的神经系统功能(Judy C.Triplett,Antonella Tramutola,AaronSwomley,Jessime Kirk,Kelly Grimes,Kaitilyn Lewis,Miranda Orr,Karl Rodriguez,Jian Cai,Jon B.Klein,Marzia Perluigi,Rochelle Buffenstein,D.AllanButterfield.Age-related changes in the proteostasis network in the brain ofthe naked mole-rat:Implications promoting healthy longevity.Biochim BiophysActa.2015;1852(10):2213-24.)。而小胶质细胞作为中枢神经系统中重要的发挥免疫功能的细胞,可能在监视其脑组织微环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在体微环境非常复杂,不便于在体直接观察小胶质细胞的免疫调节功能(Dora Brites and AdelaideFernandes.Neuroinflammation and Depression:Microglia Activation,ExtracellularMicrovesicles and microRNA Dysregulation.Front Cell Neurosci.2015,9:476.doi:10.3389/fncel.2015.00476.)。因此需要建立离体的裸鼹鼠小胶质细胞模型以弥补在体观察的缺陷。目前,研究人员已经建立出大鼠、小鼠等啮齿类动物小胶质细胞的体外培养策略(Boza-Serrano A,Reyes JF,Rey NL,Leffler H,Bousset L,Nilsson U,Brundin P,Venero JL,Burguillos MA,Deierborg T.The role of Galectin-3inα-synuclein-induced microglial activation.Acta Neuropathol Commun.2014,2:156.),培养方法主要为新生小鼠皮层组织分离、机械剪碎及化学法消化、细胞原代培养、敲撞培养瓶等方法四个实验步骤;其中细胞原代培养所用培养基为DMEM培养液和终浓度为20%的小牛血清;其中细胞传代培养所用培养基为DMEM培养基和终浓度为10%的胎牛血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643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