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丙酮废水活性炭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72853.2 | 申请日: | 2016-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86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高迎新;张国林;丁然;杨敏;张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C02F1/28 | 分类号: | C02F1/28;C02F101/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丙酮 废水 活性炭 处理 系统 | ||
1.一种丙酮废水活性炭处理系统,其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活性炭吸附罐,并列设置的活 性炭吸附罐通过公共的进水管路、冷凝管路、蒸汽管路和出水管路联接;每一个活性炭吸附 罐在内部中上部设置活性炭层、在内部中部设置蒸汽板,活性炭层与蒸汽板间隔一定距离, 一般为3-5厘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酮废水活性炭处理系统,其中在活性炭吸附罐内部底部设置 平行多个蒸汽布置口,其用于将蒸汽管路输送过来的蒸汽向上喷射到蒸汽板,进而发生蒸汽 散射,散射的蒸汽浸入活性炭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丙酮废水活性炭处理系统,其中每个活性炭吸附罐内一般设置 3-15个蒸汽布置口;蒸汽布置口采用不锈钢管(304)由直径30mm长度1m,在管上四周均 匀间隔5cm布置1mm的小孔用来喷射蒸汽,每个蒸汽布置口服务直径为400mm,根据实际 罐体的直径来计算蒸汽布置口的数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丙酮废水活性炭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蒸汽板为水平设置, 一般为1-3层,用于将来自蒸汽布置口的热散射在蒸汽板处的温度均匀的向上方传递不留死 角,蒸汽板采用的材料为6063型铝合金材料,形状为平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丙酮废水活性炭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活性炭层采用具有多 个网孔的包覆体,该包覆体外部形状与活性炭吸附罐的内径相适应,在包覆体内填充活性炭, 活性炭的颗粒粒度6~12目,填充密度0.5g/ml,强度≥95%,灰分≤5%,水分≤10%,碘吸 附值1200mg/g,PH值7,比表面积1150m2/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7285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