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功能型环保高精度数码色织提花墙布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73994.6 | 申请日: | 2016-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199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华;张炜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32B27/02 | 分类号: | B32B27/02;B32B27/12;B32B7/12;B32B37/12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徐激波 |
地址: | 226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功能型 环保 高精度 数码 提花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功能型环保高精度数码色织提花墙布的生产方法,所述墙布为复合墙布,包括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无纺层和墙布表层,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无纺层的外表面上复合墙布表层;具体操作如下:根据客户需求,采用图形扫描的方式对墙布表层面料进行组织设计大提花花纹组织及制定合理工艺参数,对墙布表层面料进行络筒、整经、织造、自清洁整理,最后利用复合技术将大提花面料墙布表层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无纺布的底层进行粘合。本发明采用小提花数码设计技术,通过不同原料的组合、织物组织结构的设计开发出市场前景看好,产品开发相对滞后的个性化的具有凹凸、浮雕等特殊表面效果的高精度数码色织提花墙布,满足时装用面料追求个性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墙布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功能型环保高精度数码色织提花墙布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室内装修装潢追求美观、环保的“绿色”潮流,室内墙面装饰已广泛地采用了墙面贴试材料如壁纸、墙布等。其中织物装饰墙布制品以其独特的柔软质地和特殊的色彩效果,给室内带来一种温暖、祥和的气氛,加上自身的环保特性而受到人们的青睐。开发环保型织物墙布,不仅提升了住房的品质,不同程度地满足人们对不同空间和不同风格的要求,同时最为重要的是可避免传统墙面装修给室内造成的污染。现有传统技术的墙布在防水、防霉、防渍、自清洁等方面功能不足,平整度不佳。鉴于此,开发出本发明的功能型环保高精度数码色织提花墙布。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墙布品种单一,功能性差,防水、防霉性能差,易老化等技术短板,提供一种美观、抗菌、防霉、防水、防油、防污、防静电、隔音、隔热、透气耐用的环保高精度数码色织提花墙布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方案:一种功能型环保高精度数码色织提花墙布的生产方法,所述墙布为复合墙布,包括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无纺层和墙布表层,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无纺层的外表面上复合墙布表层;具体操作如下:采用图形扫描的方式对墙布表层面料进行大提花花纹组织设计及制定合理工艺参数,对墙布表层面料进行络筒、整经、织造、自清洁整理,最后利用复合技术将大提花面料墙布表层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无纺布的底层进行粘合;
所述粘合为利用聚氨酯树脂胶黏剂进行粘合,聚氨酯树脂胶黏剂包含如下重量份数含量的组分:S-4528聚氨酯树脂黏合剂为30-50份,粘结层树脂DAC-88H交联剂为5-10份,交联促进剂AS为1-10份;
胶黏剂具有较好的耐电解质、耐酸、耐碱性能、稳定、固体质量分数在35-40%。
表1胶黏剂各组分变化对胶黏剂性能影响
所述墙布表层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混纺纱与蚕丝为原料交织而成,所述墙布成品幅宽为145-152cm,织轴宽度为165cm,每米经长为1.1m,经向密度为400-450根/10cm,纬向密度为350-400根/10cm;混纺纱包含如下重量份数含量的组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5-100份,除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其他纤维0-95份;所述其他纤维包含如下组分:棉、粘胶、涤纶、腈纶中的一种或几种;利用上述配比制备得到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混纺纱具有更好的纤维间抱合力,更优的断裂强度,透气性。
作为优化:织物组织结构、织物色彩效果设计:通过纺织CAD系统进行设计,采用图形扫描大提花组织设计法,用配色模拟替代打样,在系统中设置不同的经纬纱线原料颜色,实现的快速设计与图形模拟。
作为优化:络筒:将按配比选用的含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混纺纱与有色蚕丝络筒;所述混纺纱纱线细度为12s、24s、32s、40s中的一种;络筒使用萨维奥XCL自动络筒机型自动络筒机,络筒速度为560-620m/min,电清工艺:棉结为250-300%,短粗节为200%-220%×2cm,长粗节为35-45%×40cm,长细节为-30%-35%×40cm,筒子卷密度为0.5g/cm。
百分比代表纱疵的粗细(疵点直径是原纱的倍数+为粗,-为细),长度代表疵点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739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