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高粱壳中提取天然黄色素的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74487.4 | 申请日: | 2016-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270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发明(设计)人: | 张良晨;石太渊;杜霖春;王小鹤;鲁明;张锐;吴兴壮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食品与加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9B61/00 | 分类号: | C09B61/00;C09B67/54 |
代理公司: | 沈阳圣群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21221 | 代理人: | 张立新 |
地址: | 11016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粱 提取 天然 黄色素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然黄色素的制备工艺,尤其是涉及一种从高粱壳中提取天然黄色素的制备工艺,它属于食品添加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高粱是我国重要的旱粮作物,种植地域广泛,以东北、西北、华北种植为多,资源丰富,价格便宜。高粱黄色素是从高粱壳中提取的天然黄酮色素,成分比较复杂,主要色素成分为黄酮类,可用作食品着色剂,为安全性较高的天然黄色素。
近年来,国内外肉食品加工业发展十分迅速,大大促进了食用着色剂产业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对自身健康的重视,消费者对天然食品的追求日益强烈。据预测,在未来几年内,市场对天然色素的需求每年将以5%-10%速度增加。高粱黄色素就是人们崇尚的那种天然并兼具有某些或某种生理功能的食用色素之一,属纯天然食品着色剂,该色素无毒、无特殊气味、使用安全性高、色调自然柔和、耐光耐热、性能稳定。高粱黄色素的广泛来源和相对低廉的价格将在食品抗氧化剂、保健功能食品、功能化妆品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
但现有技术中制备高粱黄色素的制备工艺,大都是借鉴其它植物原料制备色素的工艺,没有专门针对以高粱壳为原料制备黄色素的工艺,因此现有方法提取天然黄色素的效率低,提取出的黄色素纯度低,稳定性较差、耐光耐热性能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从高粱壳中提取天然黄色素的制备工艺,此工艺提取效率高,提取出的天然黄色素纯度高、耐光耐热性能好、稳定性好、安全性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从高粱壳中提取天然黄色素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述步骤:以高粱壳为原料,清理后用强碱性水溶液提取,提取后过滤,过滤后的滤液用乙醇溶液进行洗涤,洗涤后的滤液减压蒸馏浓缩,回收乙醇,然后加盐酸溶液调至中性,干燥制得粉末状高粱黄色素。
上述的高粱壳为紫黑高粱壳。
上述的清理步骤是以水作为高粱壳预处理的清洗剂,清洗4-5次,去除其中的杂质。
上述的用强碱性水溶液提取制备步骤中的强碱性水溶液为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2%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提取温度为68-72℃,提取时间4小时,提取次数2-3次,高粱壳与氢氧化钠水溶液的质量比为1:10。
上述的乙醇溶液采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60%的乙醇水溶液,添加量为滤液体积的一半,洗涤时间为18-22分钟。
上述的盐酸溶液采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的盐酸水溶液。
上述减压蒸馏浓缩步骤中的浓缩温度为55-65℃。
上述高粱黄色素的干燥方法为喷雾干燥法,采用麦芽糊精作为助干剂。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和效果:
本发明工艺提取效率高,提取率达12%以上,提取出的天然黄色素无毒、无特殊气味、使用安全性高、色调自然柔和、热性能稳定,对光照及某些金属离子敏感,可在食品抗氧化剂、保健功能食品、功能化妆品中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试验数据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发明保护范围的行为。
下述实施例中的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下述的实施例中的百分含量如无特别说明,均为质量百分含量。
实施例1
将5kg的紫黑高粱壳用清水洗涤4次,去除其中的杂质,然后加入50kg质量半分比浓度为1.2%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至70℃浸泡提取4小时,过滤后再将高粱壳按同样方法浸泡提取1次,过滤,合并滤液,加入质量半分比浓度为60%的乙醇水溶液溶液沉淀洗涤20分钟,乙醇水溶液的添加量为滤液体积的一半,洗涤后的滤液在60℃减压蒸馏浓缩,回收乙醇,滤液体积浓缩至滤液总体积的二十分之一,然后加入盐酸溶液调至中性,盐酸溶液采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的盐酸水溶液,干燥后得高粱黄色素成品。干燥方法为喷雾干燥法,采用麦芽糊精作为助干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食品与加工研究所,未经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食品与加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744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偶氮颜料、包含其的颜料制剂、其生产方法、及其用途
- 下一篇:金属偶氮颜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