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晶合金油浸式配电变压器高压引线的装配结构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81592.0 | 申请日: | 2016-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327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蒙康;章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中研非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28 | 分类号: | H01F27/28;H01F27/29;H01F27/32;H01F41/10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001 | 代理人: | 方启荣,莫瑶江 |
地址: | 528241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金 油浸式 配电 变压器 高压 引线 装配 结构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变压器高压引线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晶合金油浸式配电变压器高压引线的装配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非晶合金油浸式配电变压器高压引线有锡焊连接的、磷铜焊接连接的和冷压连接的。锡焊连接和磷铜焊接连接均是经过加热的焊接形式。目前很多厂家采用磷铜焊接连接工艺,这种方法存在许多弊端,主要表现在:铜是金属,也是热的良导体,所以焊接时绕组出头附近的绝缘会不可避免的收到损伤,即使没有起火烧焦也会脱水变碳化物;若加热过度,铜材质的性能会变脆易断,对生产和变压器的运行不利。而现有冷压连接需要额外剪好一段铜线通过一个连接管来实现绕组与分接开关的连接,增加了一个操作,增加一个连接就会增加一个连接不良的风险,而且加工比较繁杂。
如公开号为CN104157448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油浸式变压器高压引线的装配结构,虽然其分接引线的上端头部通过深入分接开关中的引线套管中冷压连接,但分接引线的下端与变压器的线圈出头引线是焊接连接在一起的,虽然在焊接部位外面套装有皱纹管,但依然存在上述的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需要经过加热焊接,直接通过线圈的出头直接与分接开关连接的一种非晶合金油浸式配电变压器高压引线的装配结构,并进一步地提供了该装配结构的制备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减少高压引线的装配步骤和分接零件,优化高压引线装配的方法,降低高压引线连接处的安全隐患。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非晶合金油浸式配电变压器高压引线的装配结构,包括三相高压线圈、以及置于高压线圈上方的分接开关和三个高压导电杆;特别地:所述每相高压线圈的出头铜线直接引出分别形成高压首头引线、分接引线和高压末端引线;所述分接开关上设有若干个分接套筒,所述每根分接引线的端部插入对应位置的分接套筒中并通过冷压连接;所述三相的高压线圈各自的高压首头引线和高压末端引线分别用接线耳冷压连接;按照以三个高压导电杆作为三角形的三个端点、每个高压导电杆连接两个接线耳、三相高压线圈作为三角形的三条边的原则,将各连接有高压首头引线或高压末端引线的接线耳依次连接在高压导电杆上;所述每个分接套筒中裸铜线的填充率为60%~85%;所述每个接线耳中裸铜线的填充率也为60%~85%。
为增强高压线圈的引线的绝缘性,避免过热而产生火花的风险,优选地所述每根高压首头引线、分接引线和高压末端引线其各自裸露部分表面均套装有皱纹纸管;所述每个高压导电杆的表面也套装有皱纹纸管。
为确保分接引线与分接开关的分接套筒充分接触,减少接触不良及接口易断裂的风险,每根分接引线的端部折叠成若干层后才插入分接套筒中的使其填充率达到60%~85%。,而且每根分接引线的端部折叠和插入分接套筒中的长度不少于15mm。
同样地,为确保高压首头引线、高压末端引线分别与接线耳的充分接触,减少接触不良及接口易断裂的风险,所述高压首头引线及高压末端引线各自的端部折叠成若干层后插入对应的接线耳中的使其填充率达到60%~85%,所述每根高压首头引线和每根高压末端引线其各自插入对应的接线耳中的长度为不少于15mm。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非晶合金油浸式配电变压器高压引线的装配结构的制作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把A、B、C三相的高压线圈的出头铜线均各自整理顺直,每根出头铜线折弯后,预留出足够的长度并剥离铜线表面的绝缘层形成引线;每相的高压线圈的出头铜线分别引出高压首头引线、分接引线和高压末端引线;
(2)所述每相高压线圈的出头铜线中未被剥去绝缘层的部分,逐根套装入皱纹纸管中,作为引线的绝缘部分,且皱纹纸管的根部使用白乳胶粘牢;
(3)按要求选取规定的分接开关,将每相高压线圈的分接引线折弯后逐根插入分接开关中对应的分接套筒中;分接引线的端部折叠成若干层后才插入分接套筒中,使分接套筒中的裸铜线的填充率达到60%~85%;然后采用冷压工具逐根个分接套筒进行冷压连接,每个分接套筒至少冷压两次;
将每相高压线圈的高压首头引线分别单独用接线耳冷压连接、以及每相高压线圈的高压末端引线也分别单独用接线耳冷压连接;每根高压首头引线和每根高压末端引线的端部折叠成若干层后才插入接线耳中,使接线耳中裸铜线的填充率达到60%~8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中研非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中研非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815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压器的低压绕组组件
- 下一篇:一种多柱型油浸式互感器油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