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可变排量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以及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82003.0 | 申请日: | 2016-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376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杰;孟飞;杨春玲;李宇飞;梅超超;张士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D17/02 | 分类号: | F02D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李健;李翔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可变 排量 控制 方法 装置 以及 | ||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公开了发动机可变排量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以及发动机。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发动机的多个气缸中的一个气缸能够在动态停缸模式和进行多次循环做功的完全工作模式之间切换,其中,在所述动态停缸模式下,切换工作模式的气缸继续循环做功,并且循环做功的次数小于在所述完全工作模式下循环做功的次数,该控制方法能够使发动机的气缸进行动态停缸,使发动机的动力输出更均匀,同时,能够显著地提升气缸磨损的均匀性,并降低发动机停缸时产生的振动和噪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可变排量的控制方法,一种能够实现这种控制方法的发动机可变排量的控制装置,以及一种具有这种控制装置的发动机。
背景技术
车辆在实际行驶中,由于某些路况,发动机并不需要输出较大动力,因此,需要根据发动机转速和负荷需求来匹配排量,从而相应地降低油耗。为此,发动机通过停缸技术来实现可变排量。发动机停缸技术是指在发动机负荷率较小时完全停止部分气缸做功,并提高继续工作的气缸的负荷率,以节省燃油的控制技术。停缸技术不仅能够节省燃油,而且可以减少排放污染的事实已被公认。
然而,这种停缸技术大都是在负荷率较小时停止某些固定的气缸做功,即有一部分气缸总在做功,另一部分气缸断续工作。这将存在以下缺陷:
首先,固定停止某气缸做功将使各个气缸工作的几率不等,这就引起各气缸磨损不均匀,并且,断续工作的气缸温度和负荷变化大,即停缸的气缸温度变化大,由此产生的热应力影响主要零部件的强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这种磨损的不均匀性,影响发动机的寿命;
其次,现有的这种停缸技术使得停缸前后发动机工作排量变化较大,使发动机的运转不均匀度增加,并进而使得发动机的动力输出跳变引起行车冲击,导致振动加剧,噪音增大;
此外,这种停缸技术大多应用于六缸以上的发动机,例如较多气缸、较大排量的V6、V8、V12发动机上,而6缸以下发动机则应用较少。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发动机可变排量的控制方法和一种发动机可变排量的控制装置,该控制方法或控制装置能够使发动机的气缸进行动态停缸,使发动机的动力输出更均匀,同时,能够显著地提升气缸磨损的均匀性,并降低发动机停缸时产生的振动和噪声。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发动机可变排量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发动机的多个气缸中的一个气缸能够在动态停缸模式和进行多次循环做功的完全工作模式之间切换,其中,在所述动态停缸模式下,切换工作模式的气缸继续循环做功,并且循环做功的次数小于在所述完全工作模式下循环做功的次数。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发动机可变排量的控制方法中,发动机多个气缸的某些气缸并不会和现有技术一样而完全停止循环做功,而是在从进行多次循环工作的完全工作模式切换到动态停缸模式后,在该动态停缸模式下,该气缸还是继续循环工作,但是在单位时间内循环做功的次数小于完全工作模式下循环做功的次数,例如以凸轮轴转动一圈为基准,在完全工作模式下,发动机的单个气缸可以循环做功两次,根据需求切换到动态停缸模式后,发动机的该单个气缸并不完全停止,而是继续循环做功一次,这样,发动机的该气缸在某一时间段内将进入到动态停缸状态,与现有技术中发动机的气缸在该时间段内完全停止做功相比,本发明的该控制方法能够将停缸状态下各个气缸工作的不对等几率显著地降低,使发动机的动力输出更均匀,降低发动机停缸时产生的振动和噪声,同时使处于动态停缸下的气缸的温度和负荷变化显著减小,从而降低由此产生的热应力对主要零部件强度的影响,改善各气缸磨损的不均匀,提高了发动机的寿命。
进一步地,发动机的多个气缸中的其他气缸依次从所述完全工作模式切换为所述动态停缸模式。
更进一步地,所述动态停缸模式下的气缸循环做功的次数为在所述完全工作模式下循环做功次数的一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820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动机的停缸控制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内燃机停缸断油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