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液制动软管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95212.9 | 申请日: | 2016-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73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孙克俭;邹惠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利德东方橡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1/12 | 分类号: | F16L11/12;F16L59/02;F16L5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 |
地址: | 21159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制动 软管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汽车上的关键零部件,具体涉及一种汽车液制动软管及其制作方法,属于高性能复合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汽车制动软管结构通常为编织层和橡胶层组成的结构,编织层都采用聚脂线和强力丝线制成,橡胶内层采用丁腈胶、天然胶和丁苯胶,橡胶外层采用氯丁胶。该结构虽然能满足GB16897-2010的技术标准要求,但是,对耐高温、耐疲劳、总成拉伸强度、爆破强度和脉冲等要求较低。而国内生产的美国、欧洲、日本以及世界上主要汽车公司新上市新车,都采用汽车公司自己汽车制动软管新标准,新标准对制动软管的耐高低温、耐疲劳、耐动态脉冲、耐动态臭氧、耐天候老化、低膨胀系数、胶管附着力、总成拉伸强度和爆破强度等技术要求较高。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编织层结构以及橡胶内外层所采用的橡胶材料均不能满足汽车液制动软管新标准的产品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液制动软管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满足高标准的耐高低温、耐疲劳、耐动态脉冲、耐动态臭氧、耐天候老化、低膨胀系数、胶管附着力、总成拉伸强度和爆破强度等技术性能要求的高档汽车液制动软管。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液制动软管,其包括具有多层复合结构的胶管,所述胶管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的内层橡胶、第一编织层、隔离层、第二编织层、粘合层和外层橡胶,其中所述内层橡胶外编第一编织层,第一编织层外加隔离层,在隔离层外编第二编织层,第二编织层外加粘合层,在粘合层外挤出外层橡胶。
所述内层橡胶的材料为三元乙丙橡胶,外层橡胶的材料为三元乙丙橡胶,粘合层为三元乙丙橡胶加异氰酸酯类粘合剂胶水涂层。
所述第一编织层的编织结构所采用的聚脂线或维纶线为2股或3股、编织层锭数为20锭或24锭,编织外径为5.8mm到6.8mm,编织导程为12mm到14mm。
所述第二编织层的编织结构所采用的聚脂线或维纶线为2股或3股、编织层锭数为20锭或24锭,编织外径为7.0mm到8.2mm,编织导程为14mm到17mm。
所述第一编织层和第二编织层之间的隔离层的材料为天然胶或三元乙丙橡胶。
本发明中,针对汽车液制动软管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选用三元乙丙胶配方,用橡胶机挤出生产内层橡胶,将挤出好的内层胶管盘绕在盘上,然后拿到胶芯切断工作台上切管;
步骤二,将切断的内层胶管里穿入钢芯,然后放在编织机装载器里,在一层编织机编织锭上装20个或24个2股或3股聚脂线或维纶线线轴,在二层编织机编织锭上装20个或24个2股或3股聚脂线或维纶线线轴,随后启动编织机按顺序在内层胶管上自动进行编织第一编织层、在第一编织层上自动上隔离层、在隔离层上自动进行编织第二编织层;
步骤三,把编织好二层的软管穿过送牵引机,进入涂胶水装置进行涂胶,进行粘合层粘合;
步骤四,从涂胶水装置出来的涂完胶水的编织管再经过烘干机,将胶水烘干;
步骤五,从编织机取下编织好的管子放入托盘,进行外层挤出;
步骤六,将编好的编织管从托盘取下,在调整好的外挤出机上进行外层橡胶三元乙丙胶挤出;
步骤七,将外挤出的胶管挂在硫化托盘进行硫化,硫化好后对产品端部切头,最后把钢芯从内层胶管中拔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第一编织层采用的聚脂线或维纶线为2股或3股,编织层锭数为20锭或24锭,编织外径为5.8mm到6.8mm,编织导程为12mm到14mm和第二编织层的编织结构所采用的聚脂线或维纶线为2股或3股、编织层锭数为20锭或24锭,编织外径为7.0mm到8.2mm,编织导程为14mm到17mm,使制动软管膨胀从6.9MPa≤0.50cm3/m降到0.30cm3/m,疲劳从≥35h提到≥150h,拉伸强度从>1500N提高到>2200N,脉冲从5万次提到15万次。
(2)内层橡胶的材质为三元乙丙橡胶,外层橡胶的材料为三元乙丙橡胶,粘合层为三元乙丙橡胶加异氰酸酯类粘合剂胶水涂层,解决了EPDM橡胶制动软管耐高温、耐低温、耐臭氧和附着力差问题,使制动软管耐高温从100℃提高到120℃,耐低温从-45℃降到-57℃,耐臭氧从50ppm提到200ppm;外层橡胶与第二编织层附着力从5N/cm提高到15N/cm。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机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利德东方橡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利德东方橡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952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管与法兰采用铆接连接工艺
- 下一篇:多功能抬启式水龙头手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