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水质净化的多级曝气生物滤池及其净化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98539.1 | 申请日: | 2016-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894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范功端;林修咏;罗静;许仁星;陈薇;林茹晶;苏昭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水质 净化 多级 生物 滤池 及其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水质净化的多级曝气生物滤池,包括按先后顺序经水管依次串接的初步过滤组、滤池本体以及膜生物反应器,所述滤池本体包含若干按先后顺序串接的反应区,其中首级反应区采用下端进水上端出水的向上流方式,其中第二级反应区采用上端进水下端出水的向下流方式,所有所述反应区为向上流方式与向下流方式交替进行,所述反应区为缺氧区或好氧区,其中首级反应区为缺氧区,其中末级反应区为好氧区;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水质净化的多级曝气生物滤池的净化工艺。本发明不仅结构设计合理、紧凑,而且净化工艺简单,净化效果好,高效便捷,绿色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水质净化的多级曝气生物滤池及其净化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与人口的不断增加,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污染程度逐步加深,成为我国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国水环境公报》(2015年)表明,全国423条主要河流、62个重点湖泊(水库)的968个国控地表水监测断面(点位)开展了水质监测,Ⅰ、Ⅱ、Ⅲ、Ⅳ、Ⅴ、劣Ⅴ类水质断面分别占3.4%、30.4%、29.3%、20.9%、6.8%、9.2%,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COD)等,可见减少污水排放,污染河道修复的问题迫切需要得到重视。
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已经无法满足如今的环境保护的需求,例如:以A2/O、、氧化沟以及SBR等方法为代表的活性污泥法虽然处理效果较好且稳定,但是却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占地面积大、能耗大、有臭味和不美观等缺点;传统的生物膜法虽然相对活性污泥法有着占地面积小、无排放污泥和处理效果好等特点,但是处理水量极其有限,且对于氮污染的处理效果还不够好。同时我国制定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也仅仅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的V类水标准,即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过后的水排入自然水体也同样会使自然水体受到污染,因此需要开发出一种处理效果更好的污水处理工艺来解决这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水质净化的多级曝气生物滤池及其净化工艺,不仅结构设计合理、紧凑,而且净化工艺简单,高效便捷,绿色环保。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水质净化的多级曝气生物滤池,包括按先后顺序经水管依次串接的初步过滤组、滤池本体以及膜生物反应器,所述滤池本体包含若干按先后顺序串接的反应区,其中首级反应区采用下端进水上端出水的向上流方式,其中第二级反应区采用上端进水下端出水的向下流方式,所有所述反应区为向上流方式与向下流方式交替进行,所述反应区为缺氧区或好氧区,其中首级反应区为缺氧区,其中末级反应区为好氧区。
优选的,每个所述反应区从上至下均设置有植物、植物承载板、滤料、滤料承托架、曝气器以及气反冲洗滤头,所述植物承载板上设置有用以植物根系穿过的间隙,所述植物根系浸没在反应区的待处理水内。
优选的,采用所述向上流方式的反应区的滤料密度为1.0 ~ 1.05 g/cm3,采用所述向下流方式的反应区的滤料密度为0.95 ~ 1.0 g/cm3,所述滤料采用为球形悬浮陶粒,所述滤料的粒径为5 ~ 30 mm。
优选的,所述滤料经滤料承托架承接,并采用箱体封装。
优选的,每个所述反应区的顶部均设置有反冲洗出水口,所述反冲洗滤头的反冲洗水经所述反冲洗出水口回流至初步过滤组。
优选的,每个所述缺氧区的氧浓度为0.2 ~ 0.5 mg/L,任意所述好氧区的氧浓度大于1.0 mg/L,其中首级好氧区的氧浓度保持在2.0 ~ 2.5 mg/L,其中后续好氧区的氧浓度每级减低0 ~ 0.5 mg/L。
优选的,所述首级反应区与末级反应区之间还设置有由末级反应区流向首级反应区的硝化液回流管,所述硝化液回流管上设置有用以调节回流比的回流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985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磷污水的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自动集雨及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