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相切割机阶梯试探自动停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00406.3 | 申请日: | 2016-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692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王耀仪;邓建;滕春旭;张磊;孙晓龙;曲田田;胡严;吴显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州市蔚仪试验器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G05B19/048 |
代理公司: | 山东舜天律师事务所 37226 | 代理人: | 李新海 |
地址: | 2614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相 切割机 阶梯 试探 自动 停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种金相切割机阶梯试探自动停机方法,通过主轴电机电流的测定,主轴电机电流的比较,进行判断被切割工件是否被切断并最终自动停机:其过程包括以下三个步骤:(1)工件接触判断;(2)试探测试判断;(3)深度试探测试判断;进给轴被控制以高于设定的正常切割进给速度的进给速度切割,并实时检测主轴电流的变化,根据电流变化控制完成自动停机功能。本发明无需要用户实际测量最短切割行程,切割机可以通过控制系统对主轴电机电流的测定、比较实现自动停机,可有效减少切割时间,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减少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能源的浪费。控制方法简单,数据测量及比较准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控制方法,确切地说是一种金相切割机阶梯试探自动停机方法。
背景技术
常规金相自动切割机可以按照设定的进给速度自动切割工件,当切断工件后需要人为通过停止按钮向控制器发出停止信号,这样的工作方式并不能完全解脱制样师。
目前国内金相切割机供应商设计的全自动切割机虽然可通过设定切割行程实现设备自动停机功能,但是设备停机不够智能,而且切割行程参数的设定需要对工件进行实际测量,例如被切割工件为一不规则的材料时,线段L之间的距离为最短切割行程,如图1 B点位置是整个工件的最远点,即只有B点被切断后整个工件才能被切断,而如图二中A点为整个工件的最远点。通过这两个实际案例可以发现如果要设定最大切割行程则需要找到被切割工件的最远点,并且当工件被固定在工作台上后即使可以准确找到最远点,测量L之间的距离也是很不方便的。很少用户实际去测量出最短切割行程,而是估算设置一个相当大的切割行程以避免工件没有被切断就自动停机,这样反而就会增加了切割时间,造成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手段:
一种金相切割机阶梯试探自动停机方法,包括主轴电机电流的测定,主轴电流的比较,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1)工件接触判断:切割过程中,对主轴电机电流进行测定,当主轴电机电流持续高于接触电流,即判断切割片已经接触到被切割工件;
(2)试探测试判断:工件接触判断得以确认后,继续监测主轴电机电流,当主轴电机电流低于停机判断电流后,进给轴被控制以初次试探速度进给初次试探距离,并实时监测主轴电机电流是否高于停机判断电流,若主轴电机电流高于停机判断电流并持续,则判断为切割工件没有被切透,终止停机判断,返回正常的切割流程继续切割工件;相反,若主轴电机电流没有超过停机判断电流,或短暂超过停机判断电流但没有持续,则进入深度试探测试;
(3)深度试探测试判断:
控制进给轴以深度试探进给速度进给深度试探距离,并实时检测主轴电机电流的变化,若主轴电机电流超过停机判断电流并持续,则判断为工件未被切断,返回正常的切割流程继续切割工件;相反,若主轴电机电流没有超过停机判断电流或者短暂超过停机判断电流但没有维持,则判断为工件被切割完成,退出停机检测完成自动停机功能。
接触电流:切割片刚接触工件时的电流。
停机判断电流:高于空载电流低于接触电流,该数据因主轴电机功率不同有所不同,可根据现场试验确定该参数;在该参数设定过程中,如果频繁执行停机测试则需要降低该参数设定。
初次试探速度:第一次试探切割时进给轴的进给速度。
初次试探距离:第一次试探切割时进给轴行走的位移。
深度试探进给速度:在一个判断周期中,进行试探测试判断后,进入深度试探测试判断时第二次试探切割时进给轴的进给速度。
深度试探距离:与深度试探进给速度相对应,在一个判断周期中,进行试探测试判断后,进入深度试探测试判断时,第二次试探切割时进给轴行走的位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州市蔚仪试验器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莱州市蔚仪试验器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004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