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糯米竹酒的酿造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01186.6 | 申请日: | 2016-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08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郑顺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顺生 |
主分类号: | C12G3/02 | 分类号: | C12G3/02;C12H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毕强 |
地址: | 3360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糯米 酿造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糯米酒的酿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糯米 竹酒及其酿造工艺。
背景技术
糯米是大米的一种,糯米的主要功能是温补脾胃。具有增进食 欲,有助消化。糯米经过酿制,营养成分更易于人体吸收。糯米酒 带有提神解乏、解渴消暑,促进血液循环、润肤的功能。然而目前 市场上糯米酒普遍酒精度较低,甜度较高,不宜久存,易发霉,对 于保存环境也有着较高的要求。误食变质的糯米酒则会导致食物中 毒。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酒的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很大 的变化,消费者对酒的要求由单纯的口感型,转变为口感兼营养的 复合型。具有功能性的保健酒已渐渐成为人们的新宠。
目前现有技术中,制得的竹酒保健功能不理想,口感不佳,不 易保存,虽然有相关研究公开了将酒植入竹子中获得竹酒的技术方 案,然而经深入研究后发现,目前利用该种工艺制得的竹酒中包含 竹子的有效成分较少,保存期较短,口感上也未获得由突出的改善。
相应的,目前相关研究中将茶叶、竹叶的提取物与蒸煮后的糯 米共同发酵制成竹茶酒的工艺中由于发酵过程中加入了茶叶、竹叶 的提取物易产生发酵延迟或停滞的现象,发酵过程中需要添加的酒 曲量增加,并且发酵过程中副产物较多,气味不良,酒味苦,口感 不佳。
由此可知,目前需要通过改进竹酒的制备工艺,提高竹酒的各 项品质,改善目前竹酒中存在的缺陷,将竹酒广泛推广,弘扬中国 传统文化。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糯米竹酒及其酿造工艺,该种糯 米竹酒酿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制酒:
(1)原辅料准备:原料为糯米,洗净去除杂质,酒曲加18~23℃ 水溶解;
(2)浸泡:将洗净的糯米加20℃~25℃水浸泡100~140min后, 捞起滤干;
(3)蒸煮:在甑笼上撒上滤干的糯米,打开蒸汽阀,待蒸汽逸 出糯米的表面时,边上汽边撒上糯米,蒸煮100~140min;
(4)摊凉下曲:将蒸好的糯米取出摊凉180~220min后,加入 溶解的酒曲,搅拌均匀;所述的酒曲质量分数为1%~6%;
(5)入缸发酵:将准备好的糯米均匀投入发酵缸内,封缸,进 行发酵,发酵温度为18~26℃,发酵5~10天之后得到产酒糟;
(6)窖池制酒:将所述的产酒糟加入温转移至避光、通风的窖 池储存12~20个月得到酒精度为41%vol~68%vol的糯米酒,所述的 窖池内部初始温度为18~26℃;
第二步:养酒:
将所述的糯米酒注入生长中的幼竹竹腔内,幼竹生长过程中, 所述的糯米酒储存在竹腔内陈化20~24个月得到陈化糯米酒;所述 陈化糯米酒的酒精度为41%vol~68%vol。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窖池制酒工序中,所述的产酒糟转移至 避光、通风的窖池储存16个月得到糯米酒;所述的窖池中的产酒糟 每隔4个月酒精度升高8~12%vol。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蒸煮工序中,所述的糯米蒸煮 110~120min。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入缸发酵工序中,所述的发酵温度为 20℃,所述的发酵缸中相对湿度为50%~60%。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浸泡工序中,糯米与温水的质量比为: 1:3。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摊凉下曲工序中,所述的酒曲为烧酒曲。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浸泡工序中,所述的洗净的糯米加23℃ 水浸泡110~120min。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摊凉下曲的工序中,所述的酒曲质量分 数为3%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第二步养酒的过程中,所述的陈化糯米 酒的酒精度为52%vol。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糯米竹酒中加入茶叶或姜片。
与现有的工艺相比,采用本发明提供的糯米竹酒的酿造工艺中 制得的酒精度在41%vol~68%vol之间的高度糯米酒乙醇含量较高避 免了低度糯米酒不易保存、易被霉菌污染、浸提竹子中有效成分能 力低的缺陷。
相比于现有方法中利用竹子的提取物、茶叶的提取物加入到蒸 煮后的糯米中共同发酵制得的竹茶酒,本发明制得的糯米竹酒口感 较好,气味浓香;同时相比于该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工艺中酒曲添加 量较少,降低了经济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顺生,未经郑顺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011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牡丹醋
- 下一篇:一种环保型屏幕清洁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