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凉瓜袋泡茶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02763.3 | 申请日: | 2016-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246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宏康;赖凤丹;白卫东;赖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雷月华;杨燕瑞 |
地址: | 51022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袋泡茶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种凉瓜袋泡茶,其特征在于,所述凉瓜袋泡茶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凉瓜颗粒30%~40%、桑叶颗粒45~60%、番石榴颗粒15~20%。
2.一种凉瓜袋泡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干制凉瓜、干制桑叶和干制番石榴粉碎,过筛,制得凉瓜颗粒、桑叶颗粒和番石榴颗粒;按凉瓜颗粒30%~40%、桑叶颗粒45~60%、番石榴颗粒15~20%的质量比例配好搅拌均匀,杀菌,装袋,得到所述凉瓜袋泡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凉瓜袋泡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制凉瓜为市售的干制凉瓜茶或是通过以下步骤制备得到:选择新鲜成熟、无病虫、无腐烂的凉瓜为原料,切开去掉瓤籽后用水洗净;然后切成5~15毫米的薄片;将凉瓜薄片发酵后,于40~120℃将其干燥至新鲜原料重量的5%~10%,再于70~120℃烘烤至新鲜原料重量的2%~4%,得到干制凉瓜;
所述干制番石榴为市售的干制番石榴或是通过以下步骤制备得到:选择新鲜成熟、无病虫、无腐烂的番石榴为原料,用水洗净,然后切成5~15毫米的薄片;将番石榴薄片进行发酵后,于40~120℃干燥至新鲜原料重量的5%~10%,再于70~120℃烘烤至新鲜原料重量的3%~4%,得到干制番石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凉瓜袋泡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凉瓜薄片和番石榴薄片的发酵步骤如下:先对凉瓜薄片或番石榴薄片进行发水,发水完成后盖上发酵布,踩紧边缘,完成发酵准备工作,待凉瓜薄片或番石榴薄片发酵至发酵度为30~60m,呈明黄褐色时即为发酵终点;其中所述的发水具体过程为:将凉瓜薄片或番石榴薄片倒在干净的空地上,成半径为二至三米的小堆后停止倒茶,先在凉瓜或番石榴堆表层洒水,然后在表层洒好水后开沟洒水,再纵向收堆洒水,收堆的同时进行理边和平顶,第一次堆高要求在一米到一米二之间,堆头埋好后在原有的茶堆基础上重复倒茶——洒水——收堆——理边与平顶直到结束,结束后整个发酵堆成梯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凉瓜袋泡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制桑叶为市售的干制桑叶或是通过以下步骤制备得到:选择新鲜成熟、无病虫、无腐烂的桑叶为原料,用水洗净,然后于40~120℃干燥至新鲜原料重量的5%~10%,得到干制桑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凉瓜袋泡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是指将干制凉瓜、干制桑叶和干制番石榴粉碎成40目以内的颗粒。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凉瓜袋泡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筛是指将粉碎得到的凉瓜颗粒、桑叶颗粒和番石榴颗粒分别依次过80目、60目、40目、20目筛网,最后取40目筛网筛选出来的三种颗粒。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凉瓜袋泡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的时间为30~40分钟,所述杀菌的方式为紫外线杀菌。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凉瓜袋泡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均匀是指用搅拌机将凉瓜颗粒、桑叶颗粒和番石榴颗粒充分搅匀;
所述装袋是指将杀菌后的原料按标准用双室袋茶叶包装机进行包装装袋,并封合紧密,得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未经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0276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产保健蛋的中兽药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西蓝花幼苗保健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