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少荧光衰减的封片剂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06674.6 | 申请日: | 2016-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46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刘涛;王红;郭喜;孙继红;陈恺;王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雷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少 荧光 衰减 片剂 | ||
1.一种减少荧光衰减的封片剂,其特征在于,每100ml所述的减少荧光衰减的封片剂中包括如下组分:聚乙烯醇0.1~6g;甘油8~30ml;重氮双环辛烷1.5~5g;金属离子螯合剂0.05~1g;碳酸盐缓冲液15~40ml;Tris-HCl缓冲液15~30ml;防腐剂0.02g~1g;其余为水;所述的重氮双环辛烷是指1,4-重氮双环-[2,2,2]辛烷,所述的聚乙烯醇与所述的重氮双环辛烷的质量比小于1.5;所述的金属离子螯合剂是指通过螯合剂分子与金属离子的强结合作用将金属离子包合到螯合剂内部变成稳定的分子量更大化合物的物质,可为EDTA、EDTA.2Na、EDTA.2K、EGTA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少荧光衰减的封片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酸盐缓冲液与所述的Tris-HCl缓冲液的体积比大于1,所述的水为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少荧光衰减的封片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乙烯醇为超高聚合度、高聚合度、中聚合度、低聚合度的聚乙烯醇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每100ml减少荧光衰减的封片剂选择平均分子量为85,000~124,000的聚乙烯醇2.5~5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少荧光衰减的封片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甘油是指无荧光的分析纯及以上级别的甘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少荧光衰减的封片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酸盐缓冲液是指主要由碳酸氢盐、碳酸盐、水组成的缓冲液,其碳酸盐总浓度为0.05~0.2mol/L,其pH值在8.0~9.5,所述的碳酸氢盐是碳酸氢钠、碳酸氢钾的一种或二种的混合物,所述的碳酸盐是碳酸钠、碳酸钾的一种或二种的混合物,所述的水为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中的一种,采用盐酸调节至所需pH值;所述的Tris-HCl缓冲液是指由Tris、HCl、水组成的缓冲液,其Tris浓度为0.1~0.5mol/L,其pH值在7.5~9.5,所述的HCl为分析纯(AR)以上级别的HCl,所述的水为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中的一种,采用盐酸调节至所需pH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少荧光衰减的封片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腐剂为叠氮钠、甲醛、氯仿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少荧光衰减的封片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少荧光衰减的封片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选定的浓度取适量的碳酸氢盐和碳酸盐,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充分溶解,用HCl调节pH至所需的值,即获得碳酸盐缓冲液;按选定的浓度取适量的Tris,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充分溶解,用HCl调节pH至所需的值,即获得Tris-HCl缓冲液;取适量的上述配制好的碳酸盐缓冲液和配制好的Tris-HCl缓冲液,充分混匀后,按选定的质量分数取聚乙烯醇加入混匀后的碳酸盐缓冲液和Tris-HCl缓冲液的混合液中,再取适量的甘油、重氮双环辛烷、防腐剂依次加入,补蒸馏水或去离子水至恰当体积,持续搅拌4~8h,8000~12000g离心1~2h,吸取上清,即获得减少荧光衰减的封片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少荧光衰减的封片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少荧光衰减的封片剂的封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待封片的样本滴加适量的减少荧光衰减的封片剂,将玻片稍微倾斜,将盖玻片顺着载玻片斜面轻放或直接用封片剂封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少荧光衰减的封片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少荧光衰减的封片剂应用于动物、植物、细菌、真菌、培养细胞的封固,用于封片样本的类型有石蜡切片、冰冻切片、血液涂片、细胞爬片、培养细胞以及细胞涂片;所述的减少荧光衰减的封片剂用于自身能发出荧光的样本或荧光染色后的样本的封片,用于常规染色后的封片;所述的减少荧光衰减的封片剂应用于手工封片、半自动封片、全自动封片。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少荧光衰减的封片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少荧光衰减的封片剂应用于荧光显微镜分析、普通显微镜分析、电镜分析;所述的减少荧光衰减的封片剂应用于临床检测试剂、科研试剂以及生命科学试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雷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雷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0667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