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石墨烯改性的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08113.X | 申请日: | 2016-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03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蒋超;葛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宏远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101/00 | 分类号: | C08L101/00;C08K9/06;C08K9/04;C08K3/04;C08K7/14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英诺创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58 | 代理人: | 王美华,任晓岚 |
地址: | 2130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石墨 改性 玻璃纤维 增强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石墨烯改性玻纤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为,
(1)石墨烯的预处理
将石墨烯与浓硫酸混合搅拌后静置,再进行超声振荡后加水稀释并过滤,将过滤后所得的粉末洗涤并干燥;
(2)硅烷偶联剂接枝改性后的石墨烯
将无水乙醇加入稀硫酸中,再加入硅烷偶联剂以及经过步骤(1)处理的石墨烯,分散后将体系于恒温下搅拌,过滤、清洗掉未反应的硅烷偶联剂,再次过滤,将过滤后所得的粉末洗涤并干燥,得到接枝的石墨烯,
所述硅烷偶联剂为KH560和KH570的混合物,两者的质量比为1:1;
(3)接枝有石墨烯的改性蜡材料的制备
首先将步骤(2)中得到的接枝改性后的石墨烯与氧化聚乙烯蜡搅拌混合均匀,再于新裂解的聚乙烯蜡熔体中,在线均匀加入上述得到的含有接枝改性石墨烯的氧化聚乙烯蜡,搅拌混合获得接枝有石墨烯的改性蜡材料;
(4)将步骤(3)中得到的接枝有石墨烯的改性蜡材料分散于苯乙烯中,再与液态树脂、固化剂混合,得到树脂混合料;
(5)于放置有玻璃纤维的模具中真空导入步骤(4)中得到的树脂混合料,固化得到石墨烯改性玻纤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改性玻纤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石墨烯和98%的浓硫酸的用量比为20:1mg/ml,混合后搅拌1~6h并静置12h,将混合体系在超声波清洗器中超声振荡2~4h,加入去离子水稀释后采用孔径为220nm的混纤微孔滤膜进行减压过滤,并用去离子水冲洗直至滤液pH值为7,最后将黑色粉末放入真空烘箱中50℃干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改性玻纤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将无水乙醇加入稀硫酸中至pH值为4~5后,加入硅烷偶联剂配制成硅烷偶联剂质量分数为3%~4.5%的混合溶液,再加入经过步骤(1)处理的石墨烯,超声分散1~3h后,将体系于50℃恒温水浴再机械搅拌3h,转速设定为800r/min,取出反应物冷却至室温后用丙酮洗去未反应的硅烷偶联剂,用孔径为220nm的混纤微孔滤膜进行真空抽滤并用乙醇反复冲洗至滤液pH值为7后置于80℃真空干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石墨烯改性玻纤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烷偶联剂的用量是经过步骤(1)处理的石墨烯质量的80%~120%,其中,所述硅烷偶联剂为KH560和KH570的混合物,两者的质量比为1: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改性玻纤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接枝改性后的石墨烯、氧化聚乙烯蜡、新裂解的聚乙烯蜡熔体三者的质量比为0.5:3~5:30~5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改性玻纤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接枝有石墨烯的改性蜡材料、苯乙烯、液态树脂之间的质量比为30~50:80~100:100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改性玻纤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将预先准备好的玻璃纤维布铺满整个模具,密封,做好真空导入前的检查;利用真空泵产生的负压将步骤(4)中得到的树脂混合料从容器中吸入,经过导流布将树脂混合料浸入玻璃纤维布,当树脂混合料浸满整个内部空间的时候,切断树脂流入,保压、固化。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石墨烯改性玻纤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玻璃纤维布与树脂混合料的用量质量比为6:4。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石墨烯改性玻纤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注胶口吸入树脂混合料的过程中,在注胶口部位布置微型振荡电机实施振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宏远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宏远科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0811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