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人作业危险状态检测方法及单人作业自动报警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13069.1 | 申请日: | 2016-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0197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刘宇星;罗江友;曾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桑达无线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1/04 | 分类号: | G08B21/04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23 | 代理人: | 江耀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人 作业 危险 状态 检测 方法 自动 报警 | ||
1.一种单人作业危险状态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P1:开启手持终端单人作业模式;
P2:采用重力传感器对手持终端的状态作实时检测;
P3:当检测到手持终端处于静止状态超过设定时间,则认为用户处于危险状态;
检测手持终端处于静止状态超过设定时间的方法是:每经过一定的时间间隔,根据重力传感器输出的三轴加速度数据,通过算法判断手持终端是否发生了一定偏移,若没有监测到发生一定偏移并且持续预设置的时间,即判定为手持终端处于静止状态超过设定时间;
所述的重力传感器输出的三轴加速度数据包括:一个检测周期sample0时刻的X轴、Y轴、Z轴加速度原始值X0a、Y0a、Z0a以及sample1时刻的X轴、Y轴、Z轴加速度原始值X1a、Y1a、Z1a;
所述算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P31:记录sample0时刻沿手持终端X轴、Y轴、Z轴加速度原始值X0a、Y0a、Z0a;
P32:获得sample01时刻沿手持终端X轴、Y轴、Z轴加速度原始值X1a、Y1a、Z1a;
P33:计算两个时刻沿手持终端设备X轴、Y轴、Z轴加速度原始值的变化值的绝对值之和:△=abs(X1a–X0a)+abs(Y1a–Y0a)+abs(Z1a–Z0a);
P34:当△>△门限值,则说明手持终端运动了;
P35:当△≤△门限值,且持续设定时间,即手持终端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则表明单人作业者可能处于危险状态;
当发现处于蜂鸣或者振动状态的时候,所述步骤P33进一步包括:
P331:计算手持终端沿三个轴向上在sample0和sample1时刻之间加速度原始值的变化值的绝对值ΔX、ΔY、ΔZ;
ΔX=abs(X0a-X1a);
ΔY=abs(Y0a-Y1a);
ΔZ=abs(Z0a-Z1a);
P332:比较其ΔX、ΔY、ΔZ中的最大值max,并记录下来;
P333:当ΔX为max时,则取消X轴数值,△=ΔY+ΔZ;
当ΔY为max时,则取消Y轴数值,△=ΔX+ΔZ;
当ΔZ为max时,则取消Z轴数值,△=ΔX+ΔY。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人作业危险状态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门限值可根据经验设定或按如下方法通过实验测定:将手持终端在振动和蜂鸣的情况下置于桌面或地面,测其Δ值,取一定时间段的峰值做为门限值。
3.一种单人作业自动报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单人作业危险状态的检测方法检测用户是否处于危险状态,如是,则启动自动报警流程;所述自动报警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S1:预报警:当已确定用户是处于危险状态后,开始不间歇的振动;
S2:本地报警:如果在预报警结束后,用户没有做出操作或者移动,则认为用户处于紧急状态,此时手持终端会发出响亮的蜂鸣声,用以向周围发出求救信号;
S3:远程报警:在本地报警结束后,用户没有做出响应,开始发起远程报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人作业自动报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报警包括两个部分,首先对所有的预设置短消息号码发送短消息,短消息会将如位置信息等重要内容发送到远端后台系统号码进行分析;然后,逐个对预置的呼叫号码发起呼叫,呼叫本身也会通过网络链接传送位置等重要信息,通话建立后本方手持终端自动打开免提,该通话不会被手持终端自动挂断;
在所有的呼叫遍历后,如果用户依然没有响应,则远端后台系统认为用户仍在危险状态,等待预设置的重复时间后重新开始报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桑达无线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桑达无线通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1306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软包电池带打孔极耳用极耳绝缘套
- 下一篇:智能小区安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