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减振结构及起重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13731.3 | 申请日: | 2016-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24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赵吉星;何培庄;朱亚夫;曹光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5/00 | 分类号: | B66C15/00;F16F9/3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邹丹 |
地址: | 22100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起重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振结构及起重机,涉及工程机械领域,用以实现对减振结构所在车辆上方向盘和驾驶室的减振。该减振结构包括减振器以及用于将制动器的振动传递至待减振部件的振动传递部件,减振器安装在振动传递部件上。上述技术方案,为了减小方向盘与驾驶室的振动,在振动的传递路径中设计减振器吸收振动的能量,根据安装空间,选择在转向直拉杆上安装减振器,以达到减振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振结构及起重机。
背景技术
制动抖动是指当车辆行驶在一定车速范围内进行制动时,方向盘与驾驶室等部件剧烈抖动的现象,制动抖动是制动力矩波动引起的振动。引起制动力矩波动的因素很多,比如制动蹄与制动鼓的加工与安装误差、制动蹄的材料磨损、制动器气室压力的变化、受到载荷工况的变化等。
目前中小吨位汽车起重机行驶速度在40km/h至50km/h之间轻踩刹车制动时,方向盘与驾驶室抖动剧烈,严重影响驾驶员的安全与乘坐的舒适性。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下述问题:目前制动抖动问题的处理方案大多采用更换车桥、制动器与转向拉杆等,这些方案解决的成功率低,并且后期还易重复出现制动抖动问题。这些方式成本高,费时费力,而且更改后效果并不理想。因为发生制动抖动的故障车都已经使用了一段时间,由于部件的磨损、松动与脱落等影响,导致影响制动力矩波动的因素多,仅通过更换车桥或者制动器不一定能完全解决制动力矩波动问题;而且由于阻尼的磨损与消耗,在振动的传递路径中没有辅助装置来吸收振动的能量。通过更换车桥或者制动器,在短期内能减轻制动抖动程度,但一段时间之后,又会重复产生制动抖动,这不仅造成后期的使用及维护成本的增加,而且严重影响汽车起重机行驶的平顺性与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减振结构及起重机,用以实现对减振结构所属车辆方向盘和驾驶室的减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振结构,包括减振器以及用于将制动器的振动传递至待减振部件的振动传递部件,所述减振器安装在所述振动传递部件上。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振动传递部件包括车桥和转向直拉杆,所述待减振部件包括方向盘;所述减振器的一端与所述车桥铰接,所述减振器的另一端与所述转向直拉杆铰接。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减振器包括活塞杆、活塞和缸筒;所述活塞滑设在所述缸筒中;所述活塞杆的第一端作为第一连接端,所述活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活塞固定;所述缸筒远离所述活塞杆的一端作为第二连接端;
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两者其中之一与所述车桥铰接,其中另一与所述转向直拉杆铰接。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端与第一安装支架固定,所述第一安装支架与所述车桥铰接,所述第二连接端与第二安装支架固定,所述第二安装支架与所述转向直拉杆铰接。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减振器还包括保护套;所述保护套套设在所述活塞杆的外部,且所述保护套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固定,另一端与所述缸筒固定;其中,所述保护套能随着所述活塞杆的伸缩而伸缩。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套为波纹状的皮套。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减振器的一端与所述车桥的下方铰接,所述减振器的另一端与所述转向直拉杆的下方铰接。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减振器的阻尼系数根据下述公式确定:F=C*V;
其中:F为减振器的阻尼力,C为减振器的阻尼系数,V为减振器活塞相对于缸筒的移动速度。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起重机,其包括本发明任一技术方案所提供的减振结构。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起重机为汽车起重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137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