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型夹层结构复合材料舱体孔口的补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14057.0 | 申请日: | 2016-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8193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房德政;田振;姚中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英特力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34 | 分类号: | B29C70/34;B29C70/36;B29C70/44 |
代理公司: | 济宁汇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7254 | 代理人: | 葛东升 |
地址: | 272100 山东省济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型 夹层 结构 复合材料 孔口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舱体孔口的补全方法,具体的涉及一种大型夹层结构复合材料舱体孔口的补全方法。
背景技术
伴随着复合材料行业的快速发展,复合材料大型舱体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存在改装的现象,针对大型夹层复合材料方舱改装过程中出现的孔口补全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节约成本的大型夹层结构复合材料舱体孔口的补全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大型夹层结构复合材料舱体孔口的补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需要补全的大型夹层结构复合材料舱体孔口的四周进行切割,形成带有斜坡的切口,并对切割后的孔口进行清洁干燥处理;
步骤二,将预先制作与孔口形状相匹配的且两端带有倒角的夹层埋件放置在孔口中,且所述夹层埋件两端的倒角与孔口四周的切口相对应,所述夹层埋件两端的倒角与孔口四周的切口形成两个坡型结构的预制槽;
步骤三,在两个预制槽中均逐层铺设预制件;
步骤四,利用真空辅助将树脂注入两个预制件上,使树脂完全浸润两个预制件和夹层埋件;
步骤五,在注入的树脂固化后,打磨补全的表面,使得补全的表面的平面度与原大型复合材料舱体壁的平面度保持一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一种大型夹层结构复合材料舱体孔口的补全方法,在待补全孔口的舱体上,运用优化的真空辅助工艺,一次性将大尺寸且有特殊造型的方舱的孔口进行补全,不仅节约了成本,增加的复合材料舱体的综合利用效率,工艺操作简单,而且弥补了传统大型夹层结构方舱改装过程中的由于不能进行孔口补全而报废的现象,赋予了大型夹层结构复合材料方舱新的使用用途。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切口的斜坡长度范围为50mm~70mm,斜坡深度范围为5mm~7mm。
进一步,所述夹层埋件的倒角长度范围为50mm~70mm,深度范围为5mm~7mm。
进一步,所述夹层埋件的倒角长度与所述切口的斜坡长度相同,所述夹层埋件的倒角深度与所述切口的斜坡深度相同。
进一步,在步骤四中,利用真空辅助将树脂注入预制件上的方法具体为,首先在两个预制件的表面依次共同铺设脱模系统、导流系统、注胶系统和密封系统;然后利用抽真空装置对密封系统抽真空,在真空的条件下利用注胶系统注入树脂,并在导流系统的导流作用下使注入的树脂通过脱模系统完全浸润两个预制件和夹层埋件。
进一步,在步骤五中,在注入的树脂固化后进行脱模,脱模的方法具体为依次脱去预制件上的密封系统、注胶系统、导流系统和脱模系统。
进一步,所述脱模系统为脱模布;所述导流系统包括导流网和导流管,所述导流管位于所述导流网的上方;所述密封系统包括真空袋和密封胶带,所述真空袋通过密封胶带粘接在大型夹层结构复合材料舱体上,并将铺设的两个预制件密封在真空袋内。
进一步,所述密封系统的真空度≤-0.095Mpa,在保压一预设时间内,密封系统的压力≤-0.075Mpa。
进一步,所述夹层埋件为PVC泡沫材料。
进一步,所述预制件包括加强筋和蒙皮,多层所述加强筋由窄到宽的层铺在预制槽中,多层所述蒙皮铺设在加强筋上并将所述预制槽填充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大型夹层结构复合材料舱体孔口的补全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大型夹层结构复合材料舱体孔口的补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大型夹层结构复合材料方舱,2、夹层埋件,3、预制件,4、脱模系统,5、导流系统,6、注胶系统,7、密封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大型夹层结构复合材料舱体孔口的补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需要补全的大型夹层结构复合材料舱体孔口的四周进行切割,形成带有斜坡的切口,并对切割后的孔口进行清洁干燥处理。所述切口的斜坡长度范围为50mm~70mm,斜坡深度范围为5mm~7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英特力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英特力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140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布料卷放置架
- 下一篇:一种自由落体送料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