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康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16156.2 | 申请日: | 2016-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176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干翠萍;董雄伟;李云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松江区方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主分类号: | A63B23/02 | 分类号: | A63B23/02;A63B23/035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陆聪明 |
地址: | 2016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腰椎 突出 中医 康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康复方法。
背景技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腰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因急性损伤、积累性劳损以及感受风寒等因素,导致纤维环发生破裂、髓核外突压迫神经根或脊髓,而引起的以腰痛及下肢坐骨神经放射痛等症状为特征的腰腿痛疾患,以腰4-5、腰5-骶1发病率最高,可严重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本病的发生率高,约占全部腰腿痛病人的18.0%,它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组,但以青壮年为多见,多发于20-50岁之间。近年来的临床报道显示,本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开展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主要有三种: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即保守治疗,微创治疗。手术治疗和微创治疗时间短,效果好,但费用较高,且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其引起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也不容忽视。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患者的生活习惯没有本质改变,手术治疗和微创治疗虽然能够有效改善和缓解症状,但复发率也很高。保守治疗时间较长,疗效在短时间内不明显,使得许多患者难以坚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康复方法,具有良好的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康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屈膝拱腰:仰卧,屈膝足踩床面,以双手、双足及颈项部为支撑点,尽量挺腰、使身体成拱桥状,上下各若干次;
步骤二:手膝爬行:以双手及双膝着地,圆形爬行,每次数分钟;
步骤三:展翅抱膝:两脚分开站立,抬头挺身,两手由前向上侧上举,将身体舒展;然后双脚并立下蹲,两手抱膝,将身体团紧,最后挺身直立,连续做若干次;
步骤四:旋腰搭肩:脚不动,以腰脊为纵轴身体向右转动90度,同时左手经体前由下向右上方向曲臂划弧,至右肩部位,眼看左手;上体向左转动,左手跟随继续经脸前向左划至左侧下,同时右手也向左划弧,当右手划至左肩部位时眼看右手,左右连续各做若干次;
步骤五:托腰倒走:直立后伸双手托腰倒走,每次数分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优点:
本发明方法减轻了椎间盘突出后椎管内的压力,可活血通络,纠正腰椎畸形,且对场地及环境要求低,可在最简单的条件下训练。本方法突出了预防为先的思想,有强身健体的作用。且操作简单,安全性较高,费用相对低,值得在社区进行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康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屈膝拱腰:仰卧,屈膝足踩床面,以双手、双足及颈项部为支撑点,尽量挺腰、使身体成拱桥状,上下各10次;
步骤二:手膝爬行:以双手及双膝着地,圆形爬行,每次3分钟;
步骤三:展翅抱膝:两脚分开站立,抬头挺身,两手由前向上侧上举,将身体舒展;然后双脚并立下蹲,两手抱膝,将身体团紧,最后挺身直立,连续做10次;
步骤四:旋腰搭肩:脚不动,以腰脊为纵轴身体向右转动90度,同时左手经体前由下向右上方向曲臂划弧,至右肩部位,眼看左手;上体向左转动,左手跟随继续经脸前向左划至左侧下,同时右手也向左划弧,当右手划至左肩部位时眼看右手,左右连续各做10次;
步骤五:托腰倒走:直立后伸双手托腰倒走,每次5分钟。
本康复方法在运用中根据自身情况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以不感疲劳及疼痛加重为宜,每个步骤之间注意呼吸运动配合,不要强行屏气。
本方法以古老的五禽戏、太极拳为基础,并结合腰椎生理特点及现代研究,起到活血通络,调达气血的作用,并有强身健体之效。针对腰背肌功能训练,可改善全身血液循环,防止关节粘连,减轻椎管内压力,解除神经根压迫,增强腰腿的肌力。本方法安全简便,操作过程中只要严格遵循要领,一般不会出现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松江区方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未经上海市松江区方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161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瑜伽柱
- 下一篇:一种基于云服务的物联网消防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