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飞机旋转折叠翼收放检测装置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24321.9 | 申请日: | 2016-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064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王仲奇;杨元;李诚;景泽旺;康永刚;刘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61204 | 代理人: | 王鲜凯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飞机 旋转 折叠 翼收放 检测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飞机旋转折叠翼收放检测装置,还涉及一种飞机旋转折叠翼收放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旋转折叠翼飞机由于停放占用空间小,在舰载装备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机翼折叠的收放次数频繁,折叠部位的强度要求极高,同时收放空间有限,因此,对机翼折叠路径、折叠收放过程的各项性能进行检测与验证十分必要。折叠翼分为外翼和中外翼,中外翼与中央翼连接固定,外翼可通过特定机构进行旋转折叠。
文献1“申请公布号是CN104309797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轻型飞机单翼单转轴折叠方案,该折叠方案通过计算折叠翼旋转轴在整个旋转过程中的空间位置,并不断调整结构分离面的位置以防止干涉,最终得到合理的折叠方案。然而该方案不能得到结构分离面已确定的机翼的折叠方案。与此同时,现有专利中尚没有针对飞机折叠翼收放过程中各种性能参数测试的检测装置。
文献2“一种上单翼单转轴折叠结构方案的设计分析(论文)”在设计一种飞机折叠翼时,首先,通过理论分析,采用前后缘分段切割的方法,机翼前缘用转轴的垂面切割,后端采用弦向的垂直平面进行切割,得到机翼的内外段两部分;进而使用CATIA中DMU模块进行折叠机构的运动仿真,确认结构无干涉。但仿真实验不能完全代替实际检测,现实中有许多因素仿真实验是没有考虑的;另外,该仿真实验也没有考虑机翼与地面的干涉及机翼是否折叠到位。因此不能为折叠翼的设计制造提供各种性能参数。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飞机旋转折叠翼收放检测装置实用性差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飞机旋转折叠翼收放检测装置和方法。检测装置包括活动工作梯、翼梢折叠到位检测台、中央翼假件、激光跟踪仪、双列导轨和三坐标调姿POGO柱。所述的中央翼假件包括中外翼假件、中央翼假件上连接件和中央翼假件托架。本发明能够进行规划折叠路径检测并准确获取折叠翼收放特性,如折叠翼展开状态下的翼面外形准确度与阶差、折叠收放稳定性、多交点插入和连接稳健性、以及收起状态下翼梢到位状况等,为折叠机构的设计提供可靠数据作为实际设计依据,实用性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飞机旋转折叠翼收放检测装置,其特点是:包括可移动外翼保形架1、活动工作梯2、翼梢折叠到位检测台3、中央翼假件、激光跟踪仪7、双列导轨8和三坐标调姿POGO柱9。所述的中央翼假件包括中外翼假件4、中央翼假件上连接件5和中央翼假件托架6。中央翼假件托架6底部配有调平地脚螺栓10,调平地脚螺栓10作为机翼的承力结构;三坐标调姿POGO柱9放置于双列导轨8上,并能够沿双列导轨8移动。翼梢折叠到位激光检测头11安装于折叠到位检测台3上端,用于检测机翼是否折叠到位,所述的可移动机翼保形架1用于运输折叠翼的外翼16。
一种飞机旋转折叠翼收放检测方法,其特点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活动工作梯2、翼梢折叠到位检测台3、中外翼假件4、中央翼假件上连接件5、中央翼假件托架6、激光跟踪仪7和三坐标调姿POGO柱9放置于指定位置,同时,三坐标调姿POGO柱9和激光跟踪仪7自检与校准。
步骤二、使用可移动机翼保形架1将折叠翼的外翼16运输到位,吊装折叠翼的外翼16至三坐标调姿POGO柱9上,对折叠翼的外翼16进行外形检测。
步骤三、将激光跟踪仪7的靶标对准折叠翼的外翼16,利用激光跟踪仪7扫描靶标点,对折叠翼的外翼16空间位姿进行实时检测,指导三坐标调姿POGO柱9对折叠翼的外翼16调姿。
步骤四、机翼折叠部位的旋转铰链叉头13与旋转铰链耳片12对合,旋转销插入;四个支座叉头15分别与四个支座耳片14对合,双向作动筒锁紧。
步骤五、对折叠翼的外翼16进行外形检测,以及对折叠翼的外翼16与中央翼对合部位进行应力检测和阶差检测;运用应力监测系统对旋转轴应力实时测量与反馈。
步骤六、活动工作梯2、三坐标调姿POGO柱9撤离,机翼旋转作动筒检查,准备折叠收放检测。
步骤七、按规划路径对单侧外翼16进行多次折叠收放检测;在收放过程中进行干涉检查、应力实时检测和速度测量;在展开状态下进行外翼16与中外翼对接部位的对缝与阶差检测;在折叠状态下进行翼梢位置检测。
步骤八、对双侧外翼进行同步收放检测,同样,检查记录各项性能参数。
步骤九、在机翼展开状态下,三坐标调姿POGO柱9和机翼保形架1就位,打开双向作动筒及旋转销,吊装外翼16下架;
步骤十、检测记录、分析、处理数据,形成检测报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243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引流袋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公共场合的消毒防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