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优化开发多维交通路网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26584.3 | 申请日: | 2016-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625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彭高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高培 |
主分类号: | E01C1/04 | 分类号: | E01C1/04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51200 | 代理人: | 舒启龙 |
地址: | 61008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优化 开发 多维 交通 路网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道路交通领域,特别是涉及优化开发多维交通路网。
背景技术
世界上第一条地铁始于1863年英国伦敦,其目的是利用地铁取代城市马车交通,开创城市交通现代化的新纪元。25年后,德国奔驰(内燃机)汽车商业上市,由于汽车产量有限,许多城市出现有轨电车。130年后的今天,汽车成为人类社会主要的交通工具获得共识,其拥有量达数亿辆。
目前,城市交通由地铁、轨道交通、高架、信号平交、公交优先(BRT)等五种交通混合组成。由于交通工具(汽车)与道路结构(地铁为轴心)各一,地铁将城市多维(地上、地下)空间撕成一条条、一块块,真可谓称其为五马分食。其特点是即使修建足够多的地铁,也只能维持城市交通不瘫痪,不能解决城市交通“拥堵”。
特别是在早、晚高峰期,本为动态交通(城市立交、隧道、环形高架等)却全部沦为静态交通(断肠停车场)。届时,车速、通行量锐减,许多城市车速不足15km/h,出现道路“太平间”和道路“接生房”,绝非个案。
研究资料表明:地下空间既可敷设地铁交通,亦可敷设汽车交通(汽车地下化),两者均具快速、准点、大容量等特点,但后者多项指标优于前者。
多年以来,汽车地下化倍受世界各国政府和学者关注。汽车地下化从本质上讲,就是敷设地下高速公路(简称地高)。敷设地高障碍有二:一、从汽车角度,现有汽车存在“环保”和“安全”两大难题;二、从道路角度,现有立交不适用汽车地下化,如果不能研发新型立交取代现有立交,汽车地下化等于隧道化。汽车地下化只是纸上谈兵。
随着科技飞速发展和创新力度加大,智能汽车实现“电动”和“自动”、即“环保”和“安全”,汽车地下化环保障碍获得妥善解决。
基于上述背景,本发明就是研发新型立交,建立地面快速路网和地下高速路网,路网利用智能技术构成智能路网,又称为智能道路。
智能汽车与智能道路构成智能交通,两者相辅相成,共同领导全球城市交通,实现人类历史上一次有序的、彻底的“颠覆性”换代,确保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换言之,“颠覆性”换代就是淘汰地铁,敷设地下高速路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优化开发多维交通路网,以解决上述现有交通模式缺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优化开发多维交通路网,所述优化开发多维交通路网由地面慢速路网、地面快速路网、一层地高快速路网和二层地高快速路网组成。地面慢速路网采用信号平交,地面快速路网采用斑马平交和换向立交;一层地高高速路网采用换向立交;二层地高高速路网采用换向平交。优化开发有时间优化、空间优化、施工优化三种。
进一步的,所述的换向立交有单道单坡换向左右全独立上跨换向立交、双道单坡换向左右全独立上跨换向立交、单道单坡换向左右共道上跨换向立交、双道单坡换向左右共道上跨换向立交、单道单坡换向左右全独立下穿换向立交、双道单坡换向左右全独立下穿换向立交、单道单坡换向左右共道下穿换向立交、双道单坡换向左右共道下穿换向立交等8个。
进一步的,所述单道单坡换向左右全独立上跨换向立交于上跨线设置单坡换向、其立交由直通线、上跨线、直通换向左匝、直通右匝和上跨右匝组成;
所述直通换向左匝由直通分离点至直通切入点;
所述直通换向左匝、直通右匝和上跨右匝各自独立,互不干扰,简称左右全独立,其立交称为单道单坡换向左右全独立上跨换向立交。
进一步的,所述双道单坡换向左右全独立上跨换向立交于直通线、上跨线各设单坡换向、其立交由直通线、上跨线、直通换向左匝、上跨换向左匝、直通右匝和上跨右匝组成;
所述直通换向左匝由直通分离点至直通切入点;
所述上跨换向左匝由上跨分离点至上跨切入点;
所述直通换向左匝、直通右匝和上跨右匝各自独立,互不干扰,简称左右全独立,其立交称为双道单坡换向左右全独立上跨换向立交。
进一步的,所述单道单坡换向左右共道上跨换向立交于上跨线设置单坡换向,其立交由直通线、上跨线、直通换向左匝、直通右匝和上跨右匝组成;
所述直通换向左匝由直通分离点至直通切入点;
所述直通换向左匝和直通右匝共道;直通换向左匝和上跨右匝共道,简称左右共道,其立交称为单道单坡换向左右共道上跨换向立交。
进一步的,所述双道单坡换向左右共道上跨换向立交于直通线、上跨线各设单坡换向,其立交由直通线、上跨线、直通换向左匝、上跨换向左匝、直通右匝和上跨右匝组成;
所述直通换向左匝由直通分离点至直通切入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高培,未经彭高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265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碳纤维电热板地暖结构
- 下一篇:一种透气防霉型阻燃壁纸原纸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