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捻向结构混纺纱及其蓄热调温产品的制备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27638.8 | 申请日: | 2016-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61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凤艳;邱芳;朱军田;闫江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D02G3/04 | 分类号: | D02G3/04;D02G3/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7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混纺纱 及其 蓄热 调温 产品 制备 | ||
1.一种双捻向混纺纱的制备,其特征在于:由Z捻向的单纱与粗纱在环锭纺纱设 备上经S向加捻,形成Z/S双捻向混纺纱A/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捻向混纺纱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如下步 骤:
a.纤维A经开松、混合与除杂后,在梳理机上制条。经过并合、牵伸、粗 纱、细纱工序,得到Z捻向的单纱A;
b.纤维B经开松、混合与除杂后,在梳理机上制条。经过并合、牵伸、粗纱 工序后,得到具有一定线密度的粗纱B;
c.在细纱机上,将B粗纱喂入牵伸区,单纱A由前罗拉喂入,经前罗拉输出 后,经S向加捻成纱。
3.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双捻向混纺纱的制备,其特征还在于:混纺纱中单 纱A的捻度在退捻时的解捻率在30%~70%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双捻向混纺纱的制备,其特征还在于:混纺纱的形 态表现为有明显的弯曲,形成外松内紧的结构,手感柔软,强力和弹性好,且 纤维间结构稀疏,尤其适合于蓄热调温类纺织品,可从结构设计上提高后续产 品的蓄热调温性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捻向混纺纱的制备,其特征还在于:纤维A和纤维B 的长度和细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即两种纤维可以均为棉型或毛型纤维, 也可以是棉型纤维与毛型纤维的混合,极大地增加了不同纤维在目前纺纱设备 上的适纺性。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捻向混纺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纤维A是蓄热调温 纤维,所述的纤维B可以是棉纤维、羊毛纤维,也可以是抗静电、抗紫外线等 任何纤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工业大学,未经天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2763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的羽绒冷却机
- 下一篇:一种高强度银离子抗菌混纺纱线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