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负载维生素E与纳米银颗粒的介孔硅及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29385.8 | 申请日: | 2016-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4831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周武艺;麦卓贤;李舒婷;董先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8/67 | 分类号: | A61K8/67;A61K8/25;A61K8/19;A61Q17/00;A61Q17/04;A61Q19/00;A61P3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苏运贞 |
地址: | 51064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负载 维生素 纳米 颗粒 介孔硅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负载维生素E与纳米银颗粒的介孔硅及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的步骤依次如下: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碱源和水反应;加入正硅酸乙酯反应;将得到的纳米硅球、硅烷偶联剂与异丙醇反应,得到外巯基改性硅球,再与盐酸‑乙醇溶液反应;将得到的外巯基改性介孔硅、硅烷偶联剂与异丙醇反应;将得到的外巯基内氨基改性介孔硅、AgNO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介孔硅,特别涉及一种负载维生素E与纳米银颗粒的介孔硅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皮肤是人体最外层的结构,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日光中的紫外线是导致皮肤老化的原因之一,皮肤经紫外线照射后会发生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反应生成自由基分子,这些自由基分子具有很强的氧化作用,导致皮肤失去弹性与老化。另外,皮肤作为人体的第一层防护线,很容易受到微生物的感染,且乳液具有大量的营养物质,极易滋生微生物,故乳液的防腐杀菌性能也显得很重要。目前,大多数防晒类乳液均使用有机杀菌剂,这类抗菌剂对人体的皮肤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而纳米银作为一种新兴的无机广谱高效杀菌材料,对人体皮肤无刺激,渐渐引起了人们的兴趣。然而,纳米银颗粒本身极易团聚,不利于在乳液中分散,并且由于其颗粒极小(<15nm),具有很强的渗透性进入人体各器官的细胞中,对细胞机体有一定的损伤,故纳米银颗粒在化妆品的应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维生素E,又称生育酚,具有清除自由基,通过自身氧化保护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防止色素沉淀,具有护肤、美容、防衰老的功效;另外,维生素E还能促进皮肤对其他油脂的吸收,促进皮肤加快新陈代谢,阻止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提示皮肤的光滑性,被广泛应用于防晒类与护肤类化妆品乳液中。但是,由于维生素E不溶于水,且易受空气氧化而失去生物活性,粘度过高而不易分散等缺点大大限制其应用。其中,突释效果往往使维生素E短时间内暴露在空气中氧化失效,不能持久保护皮肤,故将维生素E负载到纳米载体中,既能提高其药物稳定性,同时也能达到缓释药物,持续保护皮肤的功效。
介孔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纳米功能材料,因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广泛应用于吸附、分离、催化与生物载药等领域。其中,介孔硅自从合成以来便引起了众多学科的高度关注,其有序,均一可调控的孔径、无毒、表面易功能化的特点使其迅速成为药物缓释的优良载体。然而,传统的介孔硅往往只有一种功能化基团——硅羟基,这大大地制约了其在负载药物方面的应用。此外,单一的功能化已经满足不了提高载药量与包封率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负载维生素E与纳米银颗粒的介孔硅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通过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负载维生素E与纳米银颗粒的介孔硅。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负载维生素E与纳米银颗粒的介孔硅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负载维生素E与纳米银颗粒的介孔硅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改进的Stober方法制备纳米硅球:
①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碱源和水混合,进行回流反应;
②接着加入正硅酸乙酯,进行回流反应;抽滤后水洗,得到纳米硅球;
各物质的用量如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碱源:水:正硅酸乙酯=(0.5~1.5g):(0.1~0.5g):(50~100mL):(5~10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293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化妆品保湿组合物和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创伤消毒湿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