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控制楼板厚度建筑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29686.0 | 申请日: | 2016-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0898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薛雨春;郭基伟;陈霞;张爱全;杨正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标龙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8 | 分类号: | E04G2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35 | 代理人: | 孙民兴,王维新 |
地址: | 226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楼板 厚度 建筑 方法 | ||
1.一种控制楼板厚度建筑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下步骤:
一、模板安装、楼板标高控制:
1)墙、柱模板安装前利用水准仪将楼层标高上引1000mm控制线抄测并定点到钢筋主筋上,水平标高线沿柱角主筋做好标示,然后根据标高控制线移交给木工班组带班及技术员;
2)对梁板的安装及起拱按规范要求1/1000-3/1000,木工根据楼板厚度、模板厚度、木方厚度调整搁置木方的水平钢管,然后铺模板;进行楼板模板支设,木工在支设时注意楼板板厚是否均等厚,底部标标高控制线;
3)梁板、楼板安装完后测量员对板面进行抄平,再由质量员复核,复核达到标准后移交下道工序,钢筋安装;
4)严格控制梁模板的起拱度,根据规范及设计要求进行起拱;
5)模板拼缝要求加工严密,表面错缝平整;
6)楼板浇筑时,木工必须看好浇筑过程是否有变形现象,探测工具红外线水准仪定标高,再用同等高度测量;有变形及时调整;
二、楼板钢筋工程控制:
1)底筋采用150mm高预制混凝土垫块,面筋采用400mm高自制钢筋马凳;
2)楼板马凳筋间距不得超过1000mm,钢筋保护层垫块呈梅花形布置,间距1000mm,保证钢筋网片厚度,不允许出现网片超厚混凝土覆盖现象;
三、砼浇筑前:
1)待边缘框架柱钢筋绑扎完成后,利用水准仪,将砼完成面标高上引500mm水平控制线,水平控制线沿柱角钢筋做好标示,以便于施工人员在浇筑时进行拉线控制砼浇筑厚度及平整度;
2)安排钢筋工在砼浇筑时对钢筋进行最后的排查,发现板筋绑扎过高的地方进行及时的调整,以保证砼能完全覆盖钢筋,并有2—3cm保护层;
四、砼浇筑控制:
1)浇筑板砼的虚铺厚度应大于板厚10mm,分段分片进行浇筑,分片面积不宜过大,布料时不得在同一处连续布料,应在2-3m范围内水平移动布料;
2)根据技术员在钢筋上做好的结构500㎜线控制点,进行拉线控制板砼浇筑厚度及平整度;
五、板厚控制:
1)通过板厚控制尺的托座水平放置在模板上面使板厚控制尺垂直放置在模板上面,同时放置两个板厚控制尺;
2)通过松开可调螺母,使板厚控制尺的升缩杆件上升,调整板厚控制尺的板上口托平杆设计板厚的高度,再锁紧可调螺母,使板上口托平杆的高度固定,而且两个板厚控制尺的板上口托平杆的高度相同;
3)以两个板厚控制尺设计高度,浇筑混凝土,同时使用括杆沿着两个板上口托平杆的上表面把混凝土刮平刮出一个板厚标准,其余地方板厚全部以这个标准刮平;
4)最后一层楼板厚度刮完结束后,通过手提把手把板厚控制尺从混凝土内提出来,然后重新把损坏的地方补平,板厚控制尺冲洗干净,为下一层使用做准备;
5)通过上述步骤,每一层厚度都如此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楼板厚度建筑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板厚控制尺包括托座、砼高度标尺、板上口托平杆、可调螺母、升缩杆件、手提把手、固定杆,托座中间装有砼高度标尺,砼高度标尺下端两侧通过固定杆连接在托座上,升缩杆件套装在砼高度标尺外侧且通过可调螺母固定在砼高度标尺上,砼高度标尺上端设计成手提把手,升缩杆件下端一侧装有板上口托平杆;所述的托座是一个圆盘形座;所述的板上口托平杆是平衡角钢状;所述的砼高度标尺外侧设计有四个滑杆,升缩杆件内部对应四个滑杆设计了四个滑槽,滑杆通过弹簧滑轮滑动安装在滑槽内;所述的砼高度标尺外表面设计有标尺刻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标龙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标龙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2968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