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控制楼板厚度建筑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29686.0 | 申请日: | 2016-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0898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薛雨春;郭基伟;陈霞;张爱全;杨正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标龙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8 | 分类号: | E04G2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35 | 代理人: | 孙民兴,王维新 |
地址: | 226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楼板 厚度 建筑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房屋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控制楼板厚度建筑用的板厚控制尺及板厚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施工现场框架、框剪现浇砼楼板运用越来越多;而施工现场砼现浇楼板也有不同程度的超厚现象;为了加强控制现场现浇楼板砼超厚所带来的危害性和不经济性;应要求我们要在施工现场对现浇楼板砼浇筑过程中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来加强控制,以确保砼保护层的厚度;严禁现浇楼板砼超厚的现象出现。
框架结构现浇楼板超厚现象工程中很容易发现,但往往不被人们重视,因为超厚的厚度一般较小,只有10~15㎜,从业主来讲认为超厚返而牢固可靠,从施工方来讲往往认为是施工误差。实际上它的危害是不能忽略的。
1、对整个结构来讲降低了抗震作用。因为结构吸引的地震剪力与结构自重成正比,结构自重增大,地震剪力也增大。以一幢10层框架结构、每层建筑面积500㎡的建筑为例,如果现浇板每层超厚10㎜,十层就给结构增加重量0,01×10×500×2,5t/m3=125t。重量部分将吸引一定比例的地震剪力,附加于结构,致使结构抗震能力降低。故超厚部分重量对结构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2、对施工单位来讲将会造成经济损失。同样以1条的建筑为例,假设每层楼板厚度为100㎜,如果每层超厚10㎜,十层超厚就相当于多浇楼板一层,造成多浇砼0,01×10×500=50m3,给施工单位造成经济损失50×400元/m3=20000元。而且建筑体量越大这种损失将会越明显。
3、对结构质量有影响。深纠超厚的原因就会知道,其实仅超厚10㎜,是不能保证楼板上部钢筋及次梁上部钢筋的保护层厚度的。施工单位为了控制超厚的厚度,往往造成楼板上部钢筋及次梁上部钢筋保护层过薄,这样对结构的耐久性就留下了隐患。如果加厚保护则以上两条的危害将更为明显。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控制楼板厚度建筑用的板厚控制尺及板厚控制方法,设计简单,使用方便,解决楼板厚度超厚的问题,安全可靠。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控制楼板厚度建筑用的板厚控制尺,它包括托座、砼高度标尺、板上口托平杆、可调螺母、升缩杆件、手提把手、固定杆,托座中间装有砼高度标尺,砼高度标尺下端两侧通过固定杆连接托座上,升缩杆件套装在砼高度标尺外侧且通过可调螺母固定在砼高度标尺上,砼高度标尺上端设计成手提把手,升缩杆件下端一侧装有板上口托平杆。
所述的托座是一个圆盘形座。
所述的板上口托平杆是平衡角钢状。
所述的砼高度标尺外侧设计有四个滑杆,升缩杆件内部对应四个滑杆设计了四个滑槽,滑杆通过弹簧滑轮滑动安装在滑槽内。
所述的砼高度标尺外表面设计有标尺刻度。
一种控制楼板厚度建筑方法,具体在于以下步骤:
一、模板安装、楼板标高控制:
1)墙、柱模板安装前利用水准仪将楼层标高上引1000mm控制线抄测并定点到钢筋主筋上,水平标高线沿柱角主筋做好标示,然后根据标高控制线移交给木工班组带班及技术员;
2)对梁板的安装及起拱按规范要求1/1000-3/1000,木工根据楼板厚度、模板厚度、木方厚度调整搁置木方的水平钢管,然后铺模板;进行楼板模板支设,木工在支设时注意合板板厚是否均等厚,底标高控制线;
3)梁板、楼板安装完后测量员对板面进行抄平,再由质量员复核,复核达到标准后移交下道工序,钢筋安装;
4)严格控制梁模板的起拱度,根据规范及设计要求进行起拱;
5)模板拼缝要求加工严密,表面错缝平整;
6)楼板浇筑时,木工必须看好浇筑过程是否有变形现象,探测工具红外线水准仪定标高,再用同等高度测量;有变形及时调整;
二、楼板钢筋工程控制:
1)底筋采用150mm高预制混凝土垫块,面筋采用400mm高自制钢筋马凳;
2)楼板马凳筋间距不得超过1000mm,钢筋保护层垫块呈梅花形布置,间距1000mm,保证钢筋网片厚度,不允许出现网片超厚混凝土覆盖现象;
三、砼浇筑前:
1)待边缘框架柱钢筋绑扎完成后,利用水准仪,将砼完成面标高上引500mm水平控制线,水平控制线沿柱角钢筋做好标示,以便于施工人员在浇筑时进行拉线控制砼浇筑厚度及平整度;
2)安排钢筋工在砼浇筑时对钢筋进行最后的排查,发现板筋绑扎过高的地方进行及时的调整,以保证砼能完全覆盖钢筋,并有2—3cm保护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标龙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标龙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296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