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实时荧光定量PCR对川贝母的鉴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34695.9 | 申请日: | 2016-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481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陈学松;罗达龙;黄林杰;黄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食品药品检验所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黄为;蔡国 |
地址: | 5430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时 荧光 定量 pcr 川贝母 鉴别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对川贝母的鉴别方法,具体的说,实时荧光定 量PCR对川贝母的鉴别方法;属于化学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川贝母主要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品质较优,为百合 科植物川贝母、棱砂、乌花等的鳞茎,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的 功效,药用价值较高。传统的川贝母的鉴别,主要是性状、显微鉴 别、光谱法,由于市场上贝母类药材品种较多,相同品种间也会因 为药源植物来源不一、种植环境、产地和加工等因素存在相当的混 杂度,这就使得实验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药材鉴别经验。随着分子生 物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中药材的分子遗传标记鉴别成为可能。目前 文献上已有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鉴别川贝母药材的相关报 道。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磁珠法提取川贝 母中的DNA,利用PCR荧光探针法来鉴别,较普通PCR法操作简 单、时间短、准确率高、环保。
一种实时荧光定量PCR对川贝母的鉴别方法,依次包括下述步 骤:
1)引物的稀释
每管加超纯水0.29ml进行稀释,并涡旋振荡混匀使其充分溶 解,于-20℃冰箱保存备用;
2)样品的前处理
取1g试样,用研钵研成粉末,再精密称取20mg至2ml灭菌离 心管中;
3)DNA的提取
样品的裂解:取前处理好的样品,加入400μl裂解缓冲液和已 融化的核糖核酸酶A5μl,振荡混匀;置于70℃金属浴中10-30 分钟,期间取出振荡混匀数次;5000转离心10分钟,取上清进行提 取;
4)磁珠法提取样品DNA
取出试剂盒中96位深孔板,于A行分别加入已裂解样品300μ l,连接缓冲液600μl,磁珠60μl;F行加入清洗缓冲液Ⅰ500μl; G行加入清洗缓冲液Ⅱ550μl;H行加入清洗缓冲液Ⅲ550μl;取 出试剂盒中洗脱条,加入洗脱缓冲液100μl;将混合后的96位深孔 板和洗脱条,置于核酸提取仪,进行DNA提取;
5)PCR反应液的配制
每管PCR管中分别加入2x荧光定量预混试剂彩色版10μl、 正、反引物各0.5μl及无RNA酶ddH2O7μl;往上述含有反应液 的PCR管中加入2μl提取好的DNA,轻轻敲打PCR管盒,使反应 液与DNA混匀,并经3000转离心3~10秒,立即进行PCR反应;
6)设置荧光定量PCR仪反应参数如下:95℃、4min1个循 环;95℃、30s,60℃,30s,72℃,60s,45个循环,采集荧光;
7)数据处理
将数据同步至电脑上,选择“定性检测”对试样进行分析。
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实时荧光定量PCR对川贝母的鉴别方 法,所述的荧光定量PCR仪设置方法:检测模式为荧光通道,反应 总体积为20μl,染色选择荧光染色I,依次选择预变性和三步扩 增,收集荧光。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传统的DNA提取多以试剂法提取,常因 步骤多,往往提取效率不高,以影响结果准确性;本发明采用磁珠 法进行DNA提取,具有专属性强、富集效率高、操作相对简单等特 点。
本发明对实时荧光定量PCR判定原则为无Cq值,曲线为直线 或轻微斜线,无明显指数增长期,可判为非川贝母;Cq≤30,曲线 有明显指数扩增期,可判为川贝母。
本发明建立了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来鉴别川贝母,对5批川贝 母和3批其它贝母类进行了测试,通过Cq值和扩增曲线图来判断, 直观明了,准确率100%,并经多次重复试验,重现性好。说明该方 法对于鉴别川贝母专属性强,可行性高,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川贝母对照药材、川贝母、阳性对照的qPCR检测结 果。
图2是非川贝母类(平贝母、浙贝母和土贝母)、阴性对照的 qPCR检测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做进一步的详细 说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任何在本发明权利要求保护 范围所做的有限次的修改,仍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1.材料与仪器
1.1药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食品药品检验所,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食品药品检验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346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RH加碳脱氧先进操作法
- 下一篇:一种新疆沙冬青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