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奥拉帕尼与尿素的共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35001.3 | 申请日: | 2016-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37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陈敏华;张炎锋;刘凯;张晓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晶云药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37/32 | 分类号: | C07D237/32;C07C273/02;C07C273/16;A61K31/502;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奥拉帕尼 尿素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奥拉帕尼和尿素的共晶及其制备方法。具体的,本发明提供共晶晶型A,该晶型其X射线粉末衍射图在2theta值为17.4°±0.2°、20.7°±0.2°、10.5°±0.2°处具有特征峰。本发明提供的共晶与现有奥拉帕尼游离碱晶型比稳定性更好,引湿性更低,溶解度更高。对未来该药物的优化和开发具有重要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奥拉帕尼与尿素的共晶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奥拉帕尼(Olaparib)首先由英国生物技术公司KuDOS(库多斯)药物有限公司研发, 2005年阿斯利康将KuDOS公司收购后,继续开发奥拉帕尼,用于治疗卵巢癌。2014 年12月19日奥拉帕尼在美国获得FDA批准上市,是FDA批准的首款专门用于BRCA 突变的卵巢癌患者的靶向药物,适用于先前经历过化疗治疗的患者。在临床前模型中已被证明,奥拉帕尼是一种首创口服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能够利用 DNA修复途径的缺陷,优先杀死癌细胞。奥拉帕尼的化学名称为4-[3-(4-环丙烷羰基- 哌嗪-1-羰基)-4-氟-苄基]-2H-酞嗪-1-酮,其结构如式(I)所示:
KuDOS(库多斯)药物有限公司在专利CN101528714B中公开了奥拉帕尼的游离碱晶型A,在CN101821242B中公开了奥拉帕尼的游离碱晶型L。除此之外,尚无其他公开奥拉帕尼的晶型专利。但是奥拉帕尼上市的游离碱晶型溶解度低,有必要寻找溶解度高的晶型,以提高药物吸收效率。
基于此,本发明的发明人开发出了一种奥拉帕尼的共晶,解决了游离碱晶型溶解度低的难题。共晶是同一晶体结构中含有两种分子的晶体。两种分子之间的作用为非共价键(比如氢键,π-π共轭,卤键等)。药物共晶的形成不会破坏药物活性成分的共价键,且有机会改善药物本身的结晶性能及物化性质,比如生物利用度(Pharmaceut.Res.23(8), 2006,pp.1888-1897.),稳定性和工艺可开发性(Int.J.Pham.320,2006,pp.114-123.),成为药物固体制剂的一个新选择。
本发明提供的共晶稳定性好,引湿性低,相比现有技术中的晶型,溶解度提高,有利于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对于药物疗效及安全性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溶解度高、稳定性好的奥拉帕尼与尿素的共晶。
优选地,本发明所提供的奥拉帕尼与尿素的共晶,其结构式如式(II)所示,
具体的,本发明提供的共晶命名为共晶晶型A,其X射线粉末衍射图在2theta值为17.4°±0.2°、20.7°±0.2°、10.5°±0.2°处具有特征峰。
更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的共晶晶型A,其X射线粉末衍射图还在2theta值为21.1°±0.2°、24.6°±0.2°、12.2°±0.2°中的一处或多处具有特征峰。
优选的,本发明提供的共晶晶型A,其X射线粉末衍射图在2theta值为21.1°±0.2°、 24.6°±0.2°、12.2°±0.2°中处均有特征峰。
更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的共晶晶型A,其其X射线粉末衍射图还在2theta值为9.2°±0.2°、15.0°±0.2°、23.4°±0.2°中的一处或多处具有特征峰。
优选的,本发明提供的共晶晶型A,其X射线粉末衍射图在2theta值为9.2°±0.2°、15.0°±0.2°、23.4°±0.2°处均有特征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且优选的方面,共晶晶型A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基本如图1所示。进一步的,该X射线粉末衍射图中共显示了26个衍射峰,这些衍射峰的位置以及相对峰强度如表1或表2所示,其中,峰位置在0.2°范围内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晶云药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晶云药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350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