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激光器的侧边耦合光栅及其制备方法、包含其的激光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51536.X | 申请日: | 2016-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060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徐云;宋玉志;宋甲坤;张祖银;陈良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S5/12 | 分类号: | H01S5/1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任岩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器 侧边 耦合 光栅 及其 制备 方法 包含 | ||
一种激光器的侧边耦合光栅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刻蚀制备激光器脊条波导,在脊条波导样品上做好电子束光刻对准标记并涂上光刻胶;步骤2:对涂上光刻胶的脊条波导两侧进行初步电子束曝光;步骤3:确定电子束曝光后的光栅掩膜与脊条波导的距离偏差,并在光栅版图中修正这一偏差;步骤4:利用修正的光栅版图对样品进行正式电子束曝光并显影;步骤5:溅射金属并进行剥离,形成侧边耦合光栅。通过该制备方法,能够制备紧靠脊条波导的完美反馈光栅,为激光器的分布反馈选模提供良好的结构基础,并减少了电子束曝光的时间,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技术及纳米加工领域,进一步涉及一种侧边耦合激光器金属光栅的制备方法,以及依照该制备方法所制成的光栅,以及包含该光栅的激光器。
背景技术
半导体激光器由于体积小、成本低、易于集成等优点,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空间通信、气体探测、激光对抗等。尤其是中红外2~5μm波段的半导体激光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是由于2~5μm是非常重要的大气窗口,许多气体分子的吸收特征谱线都在这个波段内,因此对于大气监测、矿井瓦斯气体探测等民用项目中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利用这个波段的半导体激光器制备的可调谐激光器大气光谱技术(Tunable Diode LaserAtmosphere Spectrum,简称TDLAS)对各种气体进行监测。而在这个波段的半导体激光器工作材料的选择上,锑化物的带隙正好覆盖了1.7~4.4μm的波段,因此锑化物量子阱激光器已经成为这一波段最热门的研究对象。
对于气体探测的应用,由于各种气体分子的吸收谱线相隔很近有所交叠,因此为了精确检测,对激光器的光谱有很高的要求,需要有很窄的光谱宽度,且单模激射,而对激光器的功率要求并不是很高,为了达到这一要求,分布反馈(Distributed Feed Back,简称DFB)激光器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这是由于DFB激光器的单模窄线宽的特性很符合这个要求。
常规的DFB激光器通常采用二次外延的方式,即在材料外延的过程中,生长到激光器的上限制层后停止生长,制备刻蚀光栅,而后继续外延过程完成总体的材料生长。尤其对于锑化物DFB激光器而言,由于限制层有高Al组分,这种二次外延的方式将会在材料暴露在空气中的时候严重氧化,从而影响激光器的性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侧边耦合光栅应运而生,即一次性完成激光器外延结构的生长,在激光器制备工艺过程中,在刻蚀制备的脊条波导两侧通过光刻制备光栅,从而达到分布反馈的效果。而制备侧边耦合光栅,是一个难点,这是由于事前制备了脊条波导,有一定的高度和宽度,不同于平面的光刻,在甩胶的过程中会在脊条底部出现堆胶的现象,对于常用的全息曝光来说,不能充分曝透。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激光器的侧边耦合光栅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激光器的侧边耦合光栅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刻蚀制备激光器脊条波导,在所述脊条波导上做好电子束光刻对准标记并涂上光刻胶;
步骤2:对涂上光刻胶的脊条波导两侧进行初步电子束曝光;
步骤3:确定电子束曝光后的光栅掩膜与脊条波导的距离偏差,并在光栅版图中修正这一偏差;
步骤4:利用修正的光栅版图对样品进行正式电子束曝光并显影;
步骤5:溅射金属并进行剥离,形成侧边耦合光栅。
根据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方案,所述的激光器脊条波导是通过干刻蚀法形成,脊条波导的宽度为3~5μm。
根据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方案,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的电子束曝光对准标记采用接触式紫外光刻制备。
根据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方案,所述的侧边光栅版图利用软件进行绘制编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5153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在承载体上提供共面线的光发射器
- 下一篇:垂直腔发光元件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