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抑菌生物保鲜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52419.5 | 申请日: | 2016-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330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高秀芝;谢远红;张敏;张红星;刘慧;金君华;熊利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农学院 |
主分类号: | C08J7/04 | 分类号: | C08J7/04;C12P21/00;C07K1/36;C07K1/34;C07K1/30;C12R1/25;C08L23/06;C08L2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06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生物 保鲜膜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抑菌生物保鲜膜的制备方法,适用于低温食品的保鲜包装领域,本发明利用的植物乳杆菌植物亚种(Lactobacillus plantarum subsp.plantarum)Zhang‑LL CGMCC No.6936,经活化、扩大培养、离心取上清、硫酸铵沉淀、透析制备得到将植物乳杆菌素Zhang‑LL溶液,然后将植物乳杆菌素Zhang‑LL溶液均匀喷洒在PE膜或PVDC膜上,经烘箱干燥,制备得到生物保鲜膜。本发明制作的抑菌保鲜膜具有良好的贮藏稳定性,常温贮藏抑菌活性至少保持六个月以上,仍可发挥抑菌的功效。本发明制作的抑菌保鲜膜,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无毒副作用,且具有很好的抑菌效果,适于工业化生产。同时Zhang‑LL植物乳杆菌素还具有耐高温的特性,高温加热后不会影响其抑菌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抑菌生物保鲜膜的制备方法,属于食品包装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用于制备食品保鲜膜的材料都是以乙烯母料为原料,根据乙烯母料的不同,保鲜膜可分为三大类: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和聚偏二氯乙烯(PVDC)。聚乙烯(PE)可分为二大类:高聚乙烯(HDPE)和低聚乙烯(LDPE)。但由于保鲜膜的使用往往会增加食品的微生物污染问题,食品抗菌保鲜膜的制备使得保鲜膜具有一定的抑菌性,可以增加食品的保质期。专利CN103319735B公开了一种魔芋葡甘聚糖抗菌保鲜膜的制备方法,将纳米二氧化钛与魔芋葡甘聚糖溶液混合,加入甘油后调至碱性得到保鲜液;将保鲜液均匀涂布在载体表面,65℃下干燥成膜。该保鲜膜可用于水果和蔬菜的包装,延长水果和蔬菜的保鲜期。由南宁市聚祥塑料制品有限责任公司韦春翔和韦德成申请的“一种抗菌保鲜膜”(公开号:CN105086305A)中使用大量的化学试剂,该抗菌膜成本高、用量有限、人体消化道不能消化吸收、对食品的保鲜效果一般。湖南农业大学谢玲等的“一种以聚乙烯醇为载体的中药果蔬保鲜膜”(公开号CN10496101A)中报道用涂膜的方法进行包裹水果,可将水果常温保藏时间延长至7d。
植物乳杆菌植物亚种作为一种益生菌,是对人体有益的活性微生物,植物乳杆菌植物亚种(Lactobacillus plantarum subsp.plantarum)Zhang-LLCGMCCNo.6936具有抑制病原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作用(公开号:CN104560799A)。从该菌株中分离纯化得到的细菌素无毒副作用,其细菌素对单增李斯特氏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且对热及酸碱稳定性较好,可被人体蛋白酶降解,是一种天然安全的生物防腐剂。将其细菌素用于生物保鲜膜的研究,对延长食品的货架期和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工艺简单、热稳定性好的抑菌生物保鲜膜的制备技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的:
1.植物乳杆菌植物亚种(Lactobacillus plantarum subsp.plantarum)Zhang-LL活化及发酵液制备:
(1)将-80℃下甘油保藏的植物乳杆菌乳酸亚种Zhang-LL转接入5mLMRS液体到10ml离心管中,37℃,180r/min的摇床上培养12h;
(2)以2%的接菌量扩大培养Zhang-LL到100ml的MRS培养基中。培养时间12h;
(3)以2%的接菌量扩大培养植物乳杆菌到1000ml的MRS培养基中。培养时间20h。
2.植物乳杆菌植物亚种(Lactobacillus plantarum subsp.plantarum)Zhang-LL细菌素提取液的制备:
(1)将Zhang-LL的发酵液于4℃,8000rpm,离心15min得到发酵上清液;
(2)将发酵上清液采用硫酸铵沉淀法4℃,并置于磁力搅拌器上边搅拌,边缓缓加入硫酸铵粉末,使硫酸铵的最终饱和度为7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农学院,未经北京农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524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