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磨锅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56067.0 | 申请日: | 2016-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036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赵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绵阳市川星锅厂 |
主分类号: | B24B19/00 | 分类号: | B24B19/00;B24B53/06;B24B4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沈强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磨锅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磨锅机,包括设置在工作平台内的装夹系统和平台上的砂轮修复系统、信号采集系统和柔性加力系统;所述柔性加力系统设置在大臂与小臂的连接轴上,所述柔性加力系统的作用到小臂轴上,小臂上的砂轮与被加工锅具进行弹性接触进行磨削;砂轮修复系统所述金刚滚轮与砂轮进行弹性接触修复砂轮。本发明,磨锅效率极大提高,每个工人可操作6‑8台,磨锅人工成本可降低80%以上,极大的降低了制造成本;磨锅的一致性和均匀性大大优于人工加力,对砂轮的消耗会降低,磨锅表面质量提升很大而砂轮消耗量减少30%以上。同时因磨削更加合理、均匀。在磨抛质量保证的前提下可降低锅胚重量10%,使锅胚的材料利用率提高,锅的制造成本下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磨锅领域,具体的是涉及一种自动磨锅机。
背景技术
铸铁锅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品,铸铁锅在生产过程中首先要按照模型进行铸造成型然后进行磨抛加工,因为锅的材质一般都为铸铁,因此铸造出的模型需要进行多次磨削后并被抛光才能最终成为产品。
现有的磨锅机虽然有的对外宣传的为自动磨锅,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砂轮的不断变化,仍然采用的是人工操作的工作方式,利用一个操作者对机器进行操作,相对于传统的磨锅系统,虽然降低了劳动强度,,但是任然需要操作者配合设备进行操作,并不能实现自动。
有的厂家提出用砂带磨的全自动的磨锅系统,但是受到锅体磨削量大原因,使得系统在工作中效果很不理想,砂带消耗太快,很难正常工作,同时还或多或少都会出现磨锅不均匀,砂带更换太频密,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反而不如现有的手动磨锅机。
因此,为了提升工作效率,且提高磨锅的质量,使得被加工的锅能始终如一的保持质量,生产厂家急需要一种能实现全自动操作的磨锅系统,不但能提供工作效率,还能提供加工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磨锅系统,对于锅的磨削实现全自动操作,并且能实现在磨削过程中对于砂轮自动修复,提升系统的可靠性性和安全性,保证加工的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磨锅机,包括设置装夹系统和砂轮修复系统、信号采集系统和柔性加力系统;
所述自动磨锅机,磨削装置包括一个在同一垂直面转动的大臂和小臂,小臂的另一端设置有砂轮,所述修复装置包括一个固定支架和与固定支架活动链接的转板,转板的一端设置有金刚滚轮;
所述柔性加力系统设置在小臂的旋转轴上,所述柔性加力系统根据信号采集系统的信号施加不同转矩作用到小臂上,小臂的砂轮与被加工锅具进行弹性接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磨削装置的力臂与所述修复装置在同一垂直面上相互转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力臂上的砂轮转动的圆与修复装置上的金刚滚轮转动的圆相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装夹系统包括一个旋转平台和与旋转平台同圆心的用于固定锅的内外磨固定盘,内磨固定盘四周的旋转工作台上设置有锅口压轮,所述旋转平台和内外磨固定盘的中心设置有通孔,通孔内设置有旋转杆,旋转杆的一端设置有电磁体,另一端设置有位置调整装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旋转杆与旋转平台、外磨固定盘同轴心设计。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旋转杆在位置调整装置的作用下可沿着通孔上下移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柔性加力系统包括设置在力臂上的横杆和设置在横杆上能左右移动的加力块。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加力块左右移动带动施加给小臂的转矩发生相应变化。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信号系统釆集磨锅过程砂轮与锅的位置信息,用PLC进行控制执行元件动作。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绵阳市川星锅厂,未经绵阳市川星锅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560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管专用去毛刺装置
- 下一篇:振动研磨机工件旋转运作自动牵引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