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压旋转作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70956.2 | 申请日: | 2016-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21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0 |
发明(设计)人: | 周丽;戎佳欣;邱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F15B15/14 | 分类号: | F15B15/14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压 旋转 作动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压旋转作动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作动器中通常会采用折叠机构,其中折叠机构是一种可以根据需求进行展开与闭合的装置,在机械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常用的折叠机构主要包括:驱动装置、摇臂以及连接系统等通过直线驱动力完成折叠机构的开闭,但是这种折叠机构的设计存在部件较多,需要占用较大的物理空间的问题,难以应用在对轻量化和小型化要求较高的作动器设计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液压旋转作动器,能够解决需要占用较大的物理空间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外筒3为固定在折叠机构转轴上的圆筒,外筒3的下段是常规液压作动筒,外筒3的上下段之间通过密封隔板8隔开,外筒3的下端作为液压作动筒的油腔,外筒3的下段筒壁上开有进油阀和出油阀。
外筒3上端装有上端盖5,外筒3通过下端盖9和上端盖5连接到所述折叠机构的转轴,上端盖5中心孔与活塞杆2形成配合,并对活塞杆2起到支撑和导向作用,外筒3的上段刻有内螺纹,并与活塞杆2形成螺纹配合,通过螺纹配合活塞杆2在直线力推动下沿着螺纹旋转。
转动支臂4安装在活塞杆2上,且外筒3上对应转动支臂4的位置开有扇形口,作为转动支臂4的活动空间。
外筒3上靠近所述扇形口下边缘附近处设置环形凸台,旋转装置7套在外筒3的扇形口对应位置,旋转装置7的下端面与环形凸台之间设置滚珠。
旋转装置7的内环面上设置竖直的滑槽,与转动支臂4滑动配合。
上端盖5的侧边上刻有内螺纹,与外筒3上端对称的两个开扇形口后剩下的扇形区域的外螺纹配合连接,上端盖5的侧边下端面压住旋转装置7的上端面,且在两个端面之间设置滚珠。
上端盖5的端面上有向内的凸台,所述凸台中间开有圆孔,活塞杆2穿过所述圆孔,所述凸台的外径小于外筒3上端的内径,凸台与上端盖5侧边的内螺纹面形成一个圆周滑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压旋转作动器,利用安装于转轴上的液压作动器,将直线驱动力转换为扭转驱动力来完成折叠机构开闭,当该液压旋转作动器直接安装于折叠机构的转轴上时,能够精简作动器与折叠机构之间的连接部件,可以明显减少占用的体积,减轻结构的质量,使结构更为紧凑,解决了需要占用较大的物理空间的问题,能够广泛应用在对轻量化和小型化要求较高的作动器设计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液压旋转作动器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外筒扇形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3转动支臂与活塞杆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4旋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上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中的各个标号分别表示:活塞-1、活塞杆-2、外筒-3、转动支臂-4、上端盖-5、液压阀门-6、旋转装置-7、密封隔板-8、下端盖-9。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709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采用抑波、磁化、吸附和离心的过滤方法
- 下一篇:一种轻型乳化液马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