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散热器单元、铜铝复合散热器及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73341.5 | 申请日: | 2016-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82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吴伟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阳光铝业压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02 | 分类号: | F28D1/02;B23P15/2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395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器 单元 复合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散热器单元、散热器及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散热片是一种采暖为功能的散热器,作为现代生活的采暖设备有着独特的魅力。铸铁暖气片已经逐步退出了市场舞台,钢制暖气片、铜铝复合散热器、铝制暖气片等新型暖气片无论从材质上还是制作工艺上都优于铸铁散热器,成为市场上最主流的暖气片。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0100037421,专利名称为“一种复合式散热器及其制作方法”中,公开了一种复合式散热器、散热器单元、制作方法等相关内容。
该散热器单元存在如下缺陷:
1、输水管由通水管和两竖管连接而成,多了两个连接点。水压增大时,增加漏水风险。
2、其中间散热构件与第二散热构件之间连接不紧密,中间散热构件与第一散热构件之间设置有间隙,将通水管与竖管裸露在外部;这会增加受损风险,同时,减少受压力。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散热器单元,该单元结构紧密,承压力好,使用寿命长。同时,还提供一种由散热器单元组合而成的散热器及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方案如下:散热器单元,包括第一压铸构件、第二压铸构件、中间构件和通水管;中间构件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压铸构件、第二压铸构件;
所述的通水管穿过并伸出中间构件,其两端分别连通第一竖管和第二竖管;所述的第一竖管设置在第一压铸构件内,所述的第二竖管设置在第二压铸构件内;
所述的通水管两端内设置镀锌内衬管。
进一步,所述的中间构件包括面板、肋板、肋条和后翅板,肋板两侧分别设有面板和后翅板,肋板中间设有肋条;
所述的面板长度长于后翅板;所述的面板、肋板、肋条和后翅板一体成型。
进一步,所述的第二压铸构件上、下表面均设置肋条Ⅰ,所述的肋条Ⅰ与与肋条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通水管、第一竖管和第二竖管为铜管,所述的中间构件为铝型材。
一种铜铝复合散热器,由若干个散热器单元通过对丝链接方式组合而成。
一种铜铝复合散热器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切割中间构件长度,通水管、第一竖管和第二竖管下料;
b、通水管胀管,两端加入镀锌内衬套;
c、通水管两端焊接并连通第一竖管和第二竖管;
d、通水管与胀管好的中间构件进行焊接,中心距控制在0.3mm;
e、焊接试压测试压力0.8pma;
f、将焊接好的中间构件放入模具中,用铝液分别压铸第一压铸构件、第二压铸构件,使得第一压铸构件、第二压铸构和中间构件构成一体;
g、将压铸后的坯件去毛刺、打磨、清洗、精打磨、喷塑、端面打磨;得散热器单元;
h、将多个热器单元组装,得散热器;
i、组片试压测试压力2.0PMa;
j、包装。
进一步,所述的步骤f中铝液的温度为620-680℃,压铸压力为1200-1500MPa,压铸时间为1.5-3sec。
进一步,所述的步骤f中铝液的温度为650℃,压铸压力为1400MPa,压铸时间为2sec。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输水管公设置一根通水管与两端竖管配合,同时,在通水管两端增加镀锌内衬套,承压力可由原来的0.5-0.8Mpa增加到1.5-2.0Mpa,使用寿命能达到30年以上。
2、第一压铸构件、第二压铸构件均通过压铸工艺形成,同时与中间构件紧密连接在一起,使得整个散热器单元承压力好且结构结实。
3、独特的翅片导风使冷空气自然循环对流,增加散热效果又不熏墙。
4、模块式组合可以任意增减散热性能,调节散热需求,维修成本也大大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间构件切割形状图。
图4为本发明通水管与第一竖管、第二竖管的连接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中间构件与通水管、一竖管、第二竖管连接后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散热器单元,包括第一压铸构件1、第二压铸构件2、中间构件3和通水管4;中间构件3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压铸构件1、第二压铸构件2;通水管4穿过并伸出中间构件3,其两端分别连通第一竖管5和第二竖管6;第一竖管设置在第一压铸构件内,第二竖管设置在第二压铸构件内;通水管两端内设置镀锌内衬管。通水管、第一竖管和第二竖管为铜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阳光铝业压铸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阳光铝业压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733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