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酸性气田输送管线焊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78692.5 | 申请日: | 2016-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29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周培山;王斌;崔成武;周翠;杨笠;李晓旭;卢金柱;杨振;白江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K31/02 | 分类号: | B23K31/02;B23K10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裴娜 |
地址: | 637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酸性 气田 输送 管线 焊接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涉及钢管线焊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酸性气 田输送管线焊接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天然气需求的不断增长,油、气井的开采条件日趋恶 化、复杂,一些H2S含量高的腐蚀环境严酷的油气田相继开发,促使 对适应这类酸性服役条件下的石油天然气输送用钢管进行开发与生 产,因此,迫切需要对该类管线钢的焊接工艺进行研究与完善。高含 硫气田的勘探开发一直是天然气工业面临的重大难题之一,在我国广 泛分布的天然气资源中含硫气田占相当大的比例。近30年来,中国天 然气工业产量中,四川气田产量最大,超过1.0×1011m3。然而,四 川大部分气田都为含硫气田,如在川东及川东北地区探明的天然气中 高含H2S、CO2以及较高含量的硫醇等有机硫,因此,解决天然气输送 管线的腐蚀问题,是所有的设计者和建设者面临的最大挑战,同时又 是必须克服的难题。然而,油气管道的应力腐蚀开裂往往起源于焊接 接头区域,但在传统上,应力腐蚀开裂的研究工作主要围绕母材进行。 无论焊前预热还是焊后热处理均增加了现场焊接的难度,也增大了施 工成本。焊接技术的相对落后极大地阻碍了5Cr系抗CO2腐蚀钢应用。 管道焊缝的临界应力腐蚀开裂应力比母材降低了近一半,证明焊缝比 母材的应力腐蚀开裂更为敏感,是油气管道的薄弱环节。
发明创造内容
本发明创造提出一种高酸性气田输送管线焊接工艺,焊接接头具 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和良好的冲击韧性储备,同时焊接接头具有良好的 抗酸性腐蚀性能,使得管线钢现场焊接施工条件得到改善,生产成本 降低。
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高酸性气田输送管线焊接工艺,
①对高酸性气田输送管线的焊接接头进行打磨处理;
②对上述的焊接接头进行点焊定位;
③对上述的焊接接头预热温度和层间温度进行控制;利用火焰加 热,当层间温度超标时,应让其自然冷却至规定值;
④对上述高酸性气田输送管线的焊接接头进行钨极氩弧焊根焊;
⑤进行热焊道焊接,完成热焊道焊接后,停止对位于管线内部的 焊道背面的充氩保护;
⑥进行填充盖面焊接;
⑦上述步骤完成后,对本高酸性气田输送管线进行检验。
进一步,步骤②之前,应将准备焊接的区域清理干净,保证焊接 部位无油污、铁锈、氧化层及其它污物。
进一步,对焊接部除锈时,需对管线钢板边两侧各80mm范围内 的母材进行除锈处理。
进一步,步骤②中点焊的焊缝长度在10-20mm之间。
进一步,步骤④中根焊层厚度≥3.0mm。
进一步,填充盖面焊接焊接完成后进行退火处理,退火温度≥ 600℃。
进一步,管线钢板上的焊接坡口整体呈V型,坡口下半部开口 60°,上半部开口30°。
进一步,焊接时,采用低氢型碱性焊条。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创造的有益效果为:
本焊接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焊接接头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和良 好的冲击韧性储备,同时焊接接头具有良好的抗酸性腐蚀性能,使得 管线钢现场焊接施工条件得到改善,生产成本降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创造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创造的一些实施例,对 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 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创造实施例中优选的焊接工艺参数;
图2为本发明创造实施例中焊后热处理曲线;
图3为本发明创造实施例中坡口形式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创造实施例中焊接材料的化学成分;
图5为本发明创造实施例中焊接材料的力学性能参数。
其中:1-管线钢板;2-焊接接头;3-坡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786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