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盘阀结构、热控制器、发动机及汽车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82344.5 | 申请日: | 2016-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275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石力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慨尔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08 | 分类号: | F16K3/08;F16K3/10;F16K3/314;F16K31/04;F16K37/00;F01P7/14;F01P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安利霞 |
地址: | 102629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控制器 发动机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盘阀结构、热控制器、发动机及汽车。
背景技术
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心脏,长时间处于工作状态会产生大量的热,使发动机温度升高,影响发动机内部零部件性能,因此需要热控制器控制冷却液循环,对发动机进行冷却降温。但现有技术中的热控制器产品重量大,安装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且无法根据冷却液的温度,精细的控制冷却液循环流量,调节效果较差。而现有技术中的热控制器中的球阀结构,成型加工工艺复杂,精度要求高,生产成本高,且非智能控制器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盘阀结构、热控制器、发动机及汽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热控制器结构复杂,冷却液循环调节效果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盘阀结构,包括:
驱动主轴;
套设在所述驱动主轴上的至少两组盘阀本体;
其中,所述盘阀本体包括:套设在所述驱动主轴上的阀座和套设在所述驱动主轴上阀芯;所述阀座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阀芯随所述驱动主轴的转动而旋转,所述阀芯与所述阀座贴靠设置以保证冷却液密封,所述阀芯上开设有第二通孔;
其中,一组所述盘阀本体中,所述阀芯上的第二通孔与所述阀座上的第一通孔重叠时,形成冷却液流通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一通孔的数量均为至少一个。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主轴上设置有:第一盘阀本体和第二盘阀本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盘阀本体的第一阀芯与所述第二盘阀本体的第二阀芯相对设置;
所述第一阀芯与所述第二阀芯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结构;
所述第一密封结构包括:套设在所述驱动主轴上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阀芯抵靠,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阀芯抵靠;和套设在所述第一弹簧外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阀芯抵靠,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阀芯抵靠。
进一步地,所述阀芯和/或所述阀座为塑料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阀座和所述阀芯均与所述驱动主轴间隙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阀座与所述驱动主轴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结构,所述阀芯与所述驱动主轴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结构。
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热控制器,包括:
外壳;
电动机;
传动结构;
与所述电动机电连接的控制模块;以及
设置在所述外壳中的、如上所述的盘阀结构,所述阀座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传动结构的一端与所述电动机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盘阀结构的驱动主轴连接;
其中,所述控制模块根据采集到的信号,控制所述电动机运转,所述电动机通过所述传动结构和所述驱动主轴控制所述阀芯旋转至相应的位置,使所述阀芯上的第二通孔与所述阀座上的第一通孔形成预设面积的冷却液流通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冷却液流入通道、冷却液大循环流出通道、冷却液小循环流出通道;
其中,所述冷却液流入通道通过所述盘阀结构上形成的冷却液流通通道,与所述冷却液大循环流出通道连通,或与所述冷却液小循环流出通道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上还设置有通向暖风机的冷却液流出通道,所述通向暖风机的冷却液流出通道通过所述盘阀结构上形成的冷却液流通通道,与所述冷却液流入通道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热控制器还包括:蜡式开关阀门,所述蜡式开关阀门一端与所述冷却液流入通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冷却液大循环流出通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采集到的信号至少包括:发动机转速信号、油门踏板信号、冷却液温度信号、预设的阀芯转角信号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上设置有一转角感应器件。
进一步地,所述电动机为直流电动机。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结构为齿轮传动结构。
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包括如上所述的热控制器。
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发动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热控制器进行改进,采用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盘阀结构,并通过控制模块对电动机、传动结构以及盘阀结构的控制,来自动调节冷却液的循环,控制冷却液温度,使发动机工作在较佳的温度范围内。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慨尔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慨尔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823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